多氯联苯是首批被《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入全球控制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之一。虽然在中国早已停产,但20多年前临时封存的含多氯联苯设备,存在泄漏污染周边环境的风险。
在浙江,一个探索多氯联苯管理处置的项目正在进行。
这是我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迈出实质性消减淘汰POPs的第一步。
浙江被定为项目示范省
面对含多氯联苯设备的污染问题,浙江起步较早,在我国正式加入《斯德哥尔摩公约》之前,就尝试采取措施进行处置,目前清运了8处含多氯联苯设备储存点。该省还投入350万元,建造具有示范性的危险废物储存库,控制污染的产生和扩散。近年浙江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得解决多氯联苯污染问题,具备了经济基础和保障。
由全球环境基金资助、国家环保总局和世界银行合作开展的“中国多氯联苯管理与处置示范项目”,将浙江定为项目示范省。该项目总资金为3500万美元,其中全球环境基金赠款1834万美元,浙江省政府提供地方配套资金400万美元。
这一项目计划从2006年初到2009年底,进行废弃多氯联苯电力设备储存点及其污染物的环境无害化处置,示范含多氯联苯电力设备的脱氯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中国多氯联苯管理与处置的全国推广规划。
初步查明43处污染场地
从2004年开始,浙江省环保局和电力部门协作,在全省开展了多氯联苯基础信息清单调查工作。
据浙江省固体废物监督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宇介绍说,由于20多年前的相关管理登记很不完备,生产、使用单位变迁,经办人员变动,封存地点的参照物变化等因素,清单调查工作异常艰难。有时,好不容易找到当年有关人员,按他们回忆的地点寻找,却怎么也探测不到原先封存的含多氯联苯设备。
电力和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调查小组,采用查阅档案资料、发放问卷、实地走访等形式,想方设法清查。物理探测技术也成了“助手”,探地雷达、高密度法等多种技术手段,为确定埋藏范围,监测周边环境提供了便利。
目前,初步查明了分布在全省的43处含多氯联苯设备储存点和多氯联苯污染场地。由于封存的时间久远,当年的封存方式也不够完善,一些封存点已出现泄漏现象,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处置措施力求安全经济
考虑到安全、有效和经济等因素,浙江省将对高浓度和低浓度的多氯联苯废物、污染土壤分别处置,清除多氯联苯废物对环境和生物的危害。建造一个专门的暂存库,将清运出来的高浓度多氯联苯废物集中暂存,分批运往国家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沈阳)中心焚烧处置。清运过程中,将对清运场地进行监测并验收,保障场地清运干净。对低浓度的多氯联苯废物,则引进国外的热脱附设备进行处理,使土壤中的污染有机组分完全蒸发,与土壤分离。
作为国内POPs污染场地清理的首次尝试,示范工作面临法规和技术等问题和挑战,比如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关于POPs的土壤质量标准。下一步,浙江省要制定多氯联苯废物污染防治与控制规定,为进一步做好防控工作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