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东
7月5日,随着沈抚立交改建、沈抚大道建设、沈抚客运公共交通三项工程的启动,沈抚同城化迈出了实质性步伐。7月10日,来自沈阳和抚顺两市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又济济一堂,共同探讨在两市同城化进程中如何加快步伐,推进浑北生态区建设。
当前,沈抚两市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同城化的意义,明确推进同城化的思路,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打造具有更大竞争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打造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区。
沈抚两市区位一体、资源互补、产业相依、人文相亲,最具率先实现同城化的主客观必然性
像沈阳和抚顺相距这样近的两个特大型城市,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近年来两市在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上着力向对方靠拢,推进沈抚同城化发展客观条件现已具备,时机已经成熟。2005年4月,辽宁中部城市群合作协议在沈阳签订,这标志着以沈阳为中心打造“一小时经济圈”的建设全面起步。去年,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推动以沈阳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经济一体化,支撑联结沿海与腹地的互动成为关注点,省委、省政府对沈阳和抚顺提出了同城化建设的殷切希望,使之与“五点一线”相辅相成,全面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
通过同城化发展,可以促进两市进一步加强市场、基础设施、产业、人才、资金、科技等方面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拓宽城市发展空间。通过同城化发展,可以完善和提升沈阳的城市功能和综合实力,建设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也为抚顺发展接续产业、扩大就业空间、实现产业转型、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重要途径。通过同城化发展,能够在腹地打造具有更大竞争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打造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区,面向沿海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对“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支撑能力,构筑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发展新格局,这对于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结合沈阳“东优”和抚顺“西进”战略,走区域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构建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
就是要实现“一轴、两区、一城”的空间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沈抚同城化进程。“一轴”,是指打造连接两市的母亲河——浑河景观轴,塑造60余公里长的沈抚城市形象景观带主轴线。“两区”,是指开发建设浑河北岸生态区和浑河南岸产业区。这是两市中间地带形成同城化的重要载体。依托棋盘山风景区、世博园和抚顺高湾经济区,打造浑河北岸生态区。这也是沈抚同城化最具特色之处。发展新型产业是同城化最重要的支撑。在浑河南岸产业区建设中,要科学确定产业定位,发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特色加工业,以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同时要不受行政区划限制,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积极探索促进同城化发展的有效机制和管理模式。“一城”,即加快开发建设沈抚新城,可容纳汇聚十万人居住,城市功能齐备,生态环境秀美,使之成为具有活力的产业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区,成为沈抚同城化的“起爆点”和中部城市群一体化的亮点。
消除同城发展面临的市场障碍,以市场一体化为基础促进沈抚同城化
沈抚同城化涉及两市各部门的利益,需要进行科学的“布局谋篇”。应当贯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的方针,从最容易做的地方破题,抓好重点和切入点。从目前沈抚两市的市场建设情况看,商品和要素市场发育滞后、产业与市场缺乏融合,是同城化发展的最重要障碍;市场割裂是同城化的最主要矛盾;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是市场割裂的最重要根源;而中心城市首位度不够,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是同城化发展面临的最现实问题。所以,沈抚同城化要从消除市场障碍入手,以市场一体化为基础促进同城化。
一是金融市场同城化。鼓励在沈金融机构在抚顺开设窗口,逐步在两市实现同城支票、同城清算,提高资金效率。积极发展异地贷款。加快实现银行卡跨行交易。二是商品市场同城化。强化沈阳市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支持优势企业加快向抚顺布点,建立产品供应基地。鼓励抚顺企业到沈阳设立营销中心和销售体系。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实现沈抚市场互通、互动、互融。三是产权和技术市场同城化。以信息化手段为主要载体,形成统一的市场网络。四是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同城化。实现人才和劳动力在两市自由流动。尽快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质互认、运作互动。实现人才和劳动力的养老、医疗保险互相认可和异地享受。五是公交和通讯同城化。目前两市城际公交已经实现,下一步要尝试实行一张公交IC卡走遍两市。力争尽快实现通信同网,两市统一使用“024”区号。
沈抚同城化需要营造无差异的政策环境,真正“一个蓝图规划”、“一个平台建设”、“一个声音说话”
两市统一编制总体发展规划,统一制定实施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技术开发、外贸出口、财政、税收、用地、工商、物价等政策,实行一盘棋。
沈抚同城化要多方造势、多层互动,构建一体化的协调机制。可以设立政府、政协、行业、企业界、学术界等五个层面的合作与协调组织。政府层面的协调机构,主要研究政策、市场规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决策的一致性。政府各部门之间,也应有相应的协调机构,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部门的相互协调、资源共享等。要建立非官方的对话机制,发挥政协和非官方机构如学会、协会、研究会的作用,发挥其位置超脱、人才集聚的优势,通过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开展调研,向党政决策机构提供智力支持和参谋意见,同时也为“官、产、学”之间搭建一个对话的平台。同时成立区域合作专家委员会,对两市在同城化中的重大合作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此外,还要建立和完善“资源共享,利益均衡”机制等。
(作者为辽宁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