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销售当心惹火烧身
新闻提示
记者调查发现,迈腾上市后北京部分4S店出现加价销售和捆绑销售现象。
迈腾的“供不应求”到底是因为什么,咱们普通的消费者很难得知。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很多新车加价销售的时候,往往另有隐情。
比如《广州日报》就有报道说,记者曾参观过某个出现新车加价现象的厂家,结果发现生产线上是空的,所谓产能不足完全是骗人的把戏。再比如《合肥晚报》有报道说,经销商要从某厂家提一辆新款车,就得搭两辆旧款的。
也就是说,当消费者和厂家一起质疑经销商加价行为的时候,厂家很可能躲在经销商背后偷笑。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饥饿营销”早已是汽车经销行业流行的手段。
所谓“饥饿营销”,是指厂家和经销商采用限量生产或限量销售的手段,人为制造短缺,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种方法以前其实不乏成功的例子,但它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以今日的车市而言,各种价格区间的产品非常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余地非常广泛。
更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也变得更加理智,不再为一车难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比如说相关调查就显示,81%的人不会购买加价的迈腾。
显然,饥饿营销是把双刃剑,玩不好就会惹火烧身,损害品牌形象。现在就有报道说迈腾虽然看上去供不应求,实际上厂家已经有了不小的储备量,只是故意没有一下子都发出去。无论这种说法是真是假,新车加价行为显然已经对其品牌的诚信度造成了伤害。
正如有些业内人士所分析的,如果是真正的供不应求,汽车本身就应该涨价,但是企业不涨价,只是搞加价提车。加价的部分不在价格内,还可以少缴税。而且,经销商私自降价要罚款,私自加价却几乎没有人管。
对于厂家,笔者想说的是,别再默许甚至纵容新车加价的行为;对于相关部门而言,既然新车加价违反了消法“明码标价”的规定,而且加价部分有偷漏税嫌疑,那么理应采取行动;对于消费者来说,有的人认为能买到加价的车很有面子,可您不觉得这面子的成本太高,而且有人家设套您来钻的感觉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