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夏惊心动魄的抗洪斗争中,广大官兵叫响“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干部就是一道标杆”的口号,冲锋在前,吃苦在前,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铿锵有力、科学合理的战斗口号,成为鼓舞官兵斗志的嘹亮号角。
纵观人民军队80年的光辉历程,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从解放战争时期的“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战斗口号,点燃了无数官兵的青春热血,使他们百折不挠、愈战愈勇,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
现在,无论是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还是在训练演习、日常工作中,各类战斗口号随处可见,深受广大官兵喜爱。但是,战斗口号不够科学的问题或多或少都存在。比如,有的走极端,说得过满,存在片面性,明显不符合实际和规律,经不起推敲和检验。有的陷入“空、旧、软”:调门很高,口气很大,却是“万金油”;一句口号用几年,一条横幅挂到底,既无创意,又无变化;不痛不痒,诗情画意有余,动人心魄不足。
战斗口号看似简单,短则三五字,长则三两句,却有着深刻内涵,必须符合实际,反映规律。战斗口号是对部队建设规律的高度浓缩,对事物发展方向的明确预言,对组织坚强决心的强烈宣示。违背规律、模糊方向的战斗口号,不仅无法引导官兵反而会误导官兵。因此,战斗口号除了要有硬度和力度,还要有科学的智慧和理性的内涵。
战斗口号的提出要看对象,分场合。橘生淮北为枳,生于淮南为橘,适合这个单位、这些官兵的口号,放到另一个单位、另一些官兵那里就不一定合适;适合这项任务的口号,放到另一项任务就未必妥帖。针对性是有效性的前提,针对性越强,效果就会越好。研究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做到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应该是一个基本要求。
战斗口号的时代性、时效性,直接影响它的感召力、凝聚力。毫无疑问,有些战斗口号如“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永远不会过时。但是,很多战斗口号需要因时而变,需要丰富完善。如果跟不上时代前进的脚步,追不上官兵变化的需求,战斗口号就会变成“马后炮”而不是“及时雨”。因此,我们要掌握官兵的新特点、新需求,了解社会的新发展、新变化,使战斗口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适合官兵的口味。
(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研究生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