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音乐剧《六祖惠能》以其新颖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上海观众的由衷赞许。在喧嚣的尘世,能够欣赏到以六祖惠能入禅得道的真实经历为创作元素的演出,如同获得了一次高境界的心灵洗涤。
《文汇报》以整版的篇幅对此剧作出评语,在题为《艺术震撼力来自灵魂》一文中有这样的评价:音乐剧《六祖惠能》的创作,与40年前的一部时代经典“梁祝”,“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出音乐剧是由广东云浮市和上海音乐学院联手打造的。历时三年,八易其稿。更绝的是,所有参加演出的演员均为上海音乐学院的在校学生。说到这出音乐剧的由来,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关键性的人物:周铿。
很难用一个定型的身份给周铿命名。他首先是钢琴演奏家(多次获过钢琴比赛大奖,美国的《世界日报》刊登文章,盛赞他为“杰出李斯特作品演译者”)、钢琴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的钢琴系副主任、国际钢琴中心的常委副主任)、音乐策划人(成功策划由十几位海归钢琴家参与的“赤子琴声”音乐会2004年在全国的八个城市演出)、钢琴演出组织者(成功组织了美国明州首府圣保罗市的纪念肖邦150周年的钢琴演出活动,和连续3年的上海国际钢琴大师班);他还是《六祖惠能》音乐剧的制片人。只要与文化艺术有关的事情,特别是音乐方面的事情,他无所不能,而且,每每创造奇迹。他是音乐界的奇人!笔者在与他多次接触中,深为他的敬业精神和开阔的视野、丰富的想象、横溢的才华所感染和感动着。
周铿夫妇是2002年的“海归派”,他们伉俪在事业上携手并进,在海内外钢琴界享有盛名。近年来,随着周铿知名度、影响力的提高,他还应邀成为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到世界各地为一些高规格的赛事打分。他是我国最年轻的国际钢琴评委之一。
周铿每天都很忙,每天都在做各类事情。许多是具有创意性的事情。他的可能究竟有多少呢?没人能说得清。当《六祖惠能》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演出成功之后,上海音乐学院一位领导不无感慨地说,“只要周铿想做的事情没有做不成的,换个人肯定是不行的。我太佩服周铿了!他太神啦!”
周铿究竟有多神奇?如果他在钢琴界折腾,再神奇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他居然跑到云浮市去了,去折腾音乐剧,这不能不令人刮目。
说到《六祖惠能》音乐剧的由来,确实真有点神奇色彩。那是3年前,周铿与夫人汤蓓华来到广东新兴县的国恩寺朝拜六祖。当他们走出大殿来到一棵菩提树下时,突然遇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当双方同时被这种发现而定格时,周铿认出了此人是他在美国大学里的一位同学。多年不见,又是突然相逢,彼此的激动与热情自不待说。寒暄间,周铿方知道这位同学已经是云浮市的要员了。老同学相见,畅叙友谊之后便是陈述这些年归国后的经历。周铿在对方的言谈中得知云浮市是一个新建的城市,正在想方设法发掘历史文化遗产,打造文化名城,云浮得天独厚,有着“东方三圣”之一的六祖惠能的故事,原本打算拍成电视剧,却因这是宗教题材具有的敏感性,还有实际创作剧本的难度,美好的计划一直无法开展,只能搁浅。周铿当即敏感意识到,可以用音乐剧的形式来表现六祖这个题材。尤其是宗教题材的音乐剧,在当今世界尚无先例。他认为以音乐剧的形式出现,可以回避电视剧或话剧中的矛盾设置与冲突,而且,以音乐语言和方式阐释中国博大精深的禅宗文化,具有世界意义。他当即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也是一个智慧的点子,令这位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大为赏识。
于是,便诞生了《六祖惠能》音乐剧。这部剧在广东、上海两地进行了三场演出,深受两地观众喜欢。最神奇的演出是在六祖的故乡云浮那天。
当地没有可以演出音乐剧的大剧院,演出只能在露天广场进行。那天,所有人都担心演出时会下雨。布置演出场地时,风声鹤唳,就连宣传音乐剧的广告条幅都被风刮得波浪般起伏无法熨帖。然而,开始演出时,夜空一派安宁祥和,风平浪静。演出结束后,人们无不称奇:这是六祖惠能的法力传奇啊。
生活中确实存在奇迹的。而奇迹的创造者是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人,周铿正是这样一个人。他的妻子、旅美著名钢琴家汤蓓华被称作美女钢琴家,她在钢琴教学方面比周铿做得更好!他们在美国时就共同创建了太平洋音乐家精英协会,曾多次成功邀请了钢琴大师傅聪去美国举办音乐会。回国后,他们仍然孜孜以求于钢琴教学的各种忙碌之中。为了事业,他们忙得顾不上家务,他们戏称如同在马背上生活。而最光鲜的马背便是他们每天都要如影相随的斯坦威钢琴那被掀翘起来的盖子。令我记忆犹深的是,不久前周铿驾车去接夫人汤蓓华。行至上海外滩时,他不禁触景生情:20年前,他就是在这里与汤蓓华有了第一次的约会,那时他骑自行车载着这位美女;20年后的现在,他不是用自行车驮美女,而是换成了锃光闪亮的卡迪拉克。
图:
周铿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