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广西宁明县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科科长陆葵杰
图为陆葵杰在阅卷
检察官风采
本报记者 莫小松
今年49岁的陆葵杰,1976年从农机学校毕业后分配至广西宁明县农机局工作。1988年7月,得知县检察院招录干警后,当时身为县农机监理站站长的陆葵杰,毅然报名参考,经过严格的考核,成为了一名人民检察官。
陆葵杰办理渎职侵权案件认真负责,个人总结了渎职侵权案件的三个难点,即发现难、查证难、处理难。
1994年3月,他刚调法纪科工作不久,便接到群众举报,说某边防派出所的3名民警,将一名被怀疑参与盗窃的农民严刑拷打致死。
陆葵杰受命和其他同事一道对此案进行调查,初步查明,这是一起边防警察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犯罪案件,涉案当事人从事边防公安工作多年,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而且是属于跨地区(市)的复杂案件,调查取证十分困难。
陆葵杰将初查情况向领导汇报后,检察院决定以涉嫌刑讯逼供罪对这几名民警立案侦查。
这3名民警知晓后,非常恼火,对检察院的侦查工作百般阻挠,多次设卡阻拦检察人员前往调查取证,还对办案人员威胁利诱,并扬言要炸平检察院。
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陆葵杰顶住各种阻力,经过五个多月的艰苦侦查,谢某等3人被提起公诉,均被法院以刑讯逼供罪判处有期徒刑。
前几年,宁明县赌博泛滥成灾,一些赌头竟然公开设赌,百姓怨声载道,陆葵杰敏锐地意识到,赌徒如此疯狂嚣张,在公安内部肯定有“保护伞”。
为了揪出这些“保护伞”,陆葵杰和同事们一起秘密展开调查取证工作。陆葵杰发现赌头赵某与个别公安民警的关系非同一般,就决定从赵某身上找突破口。通过几个回合的较量,赵某终于交待了一些内幕:开设赌场都与辖区派出所所长达成赌场每天上交保护费的协议,派出所收钱后保证不会抓赌。随着调查的深入,细心的陆葵杰从一些赌头供述的材料中发现,县公安局局长张某通过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陈某收受“保护费”。
据陈某交待,张某每次得钱后,都在家里的挂历上打勾作记号,如果连续5天拿不到钱,张某会立即打电话追问。但在讯问时,张某百般抵赖,拒绝交待。
在搜集证据中,细心的陆葵杰从张某的一个旧纸箱里堆放的杂物中搜到了打勾的挂历,在罪证面前,一向狂妄的张某不得不低头交待收费护赌的犯罪事实。
涉嫌渎职侵权案件的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且有些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办理此类案件压力确实很大,陆葵杰坦然地说,有些被涉案处理过的人,碰面时是心怀不满的,口中少不了讽刺挖苦的话。
陆葵杰面对这些讽刺挖苦,心里很坦然。他认为,只要把每个案件办扎实了,办成铁案了,就谁都不会害怕,谁最终都会理解的。一名渎职公务员在获知被立案后,感叹地说:“被陆葵杰盯上了,跑关系也没用,还是自认倒霉吧!”
13年来,陆葵杰带领干警先后共立案查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23件23人,所立案件全部提起公诉,犯罪嫌疑人均被法院作了有罪判决,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为此,2004年陆葵杰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查办黑恶势力保护伞犯罪案件先进个人,2005年获得全国检察机关优秀渎职侵权检察科科长称号,200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给陆葵杰记个人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