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微咸水可以直接浇地了 如果这一技术体系得以大面积推广,我省多年来靠超采深层地下水浇地种庄稼的历史将有可能改变 本报讯 (记者赵红梅)望着自家田里丰收在望的棉花,景县青兰乡韩堡定村村民高福勤笑得合不拢嘴。
“俺这4亩地是旱地棉花。往年,由于等雨,不能及时种植,出苗质量差,一般亩产量在160到180公斤左右。去年采用微咸水灌溉技术种植,亩收籽棉235公斤以上,亩收入1175元,亩增效益243元到343元,4亩咸灌棉田较旱地棉总增收入972元到1372元。今年的收成也错不了。”
微咸水灌溉技术是“河北低平原浅层微咸水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的应用。“如果这一技术体系得以大面积推广,那么由于淡水资源匮乏,我省多年来靠超采深层地下水浇地种庄稼的历史将有可能改变。”近日,省农科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所长王金平告诉记者。
河北低平原是我省重要的粮棉油主产区,但淡水资源匮乏导致深层地下水过度超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加大、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机井报废、提水成本增加等问题。而同时,该地区有丰富的浅层微咸水尚未大面积开发利用,其总储量达159亿立方米,亩次灌溉成本仅几元,参与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循环回补快,2至5克/升微咸水年补给量22.5亿立方米,占该区年可利用淡水资源量的50%。
为大规模开发利用低平原微咸水资源,进一步提高其安全性,省农科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于2002年开始了科研攻关。
该项目主研人李科江介绍,咸水利用是个世界难题,美国、印度、以色列等国的研究走在世界前列,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微咸水利用的研究、尝试并取得多项成果,但传统技术注重单项措施而对系统和集成重视不够。李科江带领科研人员系统开展了小麦、玉米、棉花、苜蓿等耐盐性和生长发育规律、微咸水利用技术模式等研究,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终于研制成功了新型土壤盐分调理剂,提高了微咸水直接利用的安全性。同时,实现了微咸水利用的智能化灌溉管理,提出了低平原区微咸水资源化高效利用的综合技术体系。
专家认为,该技术体系在全国率先利用工业废弃物为载体,研制出多功能新型土壤盐分调理剂;创新、完善了低平原区微咸水利用的技术模式和高效利用技术体系,使咸灌小麦产量水平稳定在350公斤/亩以上,棉花咸灌种植模式籽棉亩增产50公斤,苜蓿干草产量亩增产350公斤,对提高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利用率及产出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自2003年这项技术在河北低平原及其周边的天津、山东等地示范应用以来,到目前已累计推广353万亩,新增经济效益2.5亿元,节约淡水1.3亿立方米,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生态环境改善。
精品栏目推介
· 杨柳青
· 燕赵论坛
· 纵横谈
· 一线写真
· 世说新语
· 明星传真
· 名家
· 直笔春秋
· 心灵独白
多媒体数字报纸
快速阅读 全屏阅读 下载阅读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服务条款 广告业务 实习申请 网上投稿 新闻热线 友情链接
河北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center 2000-2007河北新闻网常年法律顾问:河北得正律师事务所李海峰 郝斌 虚假报道 有偿新闻 低俗之风 不良广告等问题 举报电话:88631166冀ICP证030017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