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市民早餐想吃就吃或不吃;1/3市民平时基本不锻炼;53%市民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 俗话说,一日之际在于晨。为上班匆匆早起的你,是否坚持吃早餐?有没有十分钟左右的锻炼时间?睡眠质量如何?食欲怎样?
针对上述问题,安徽商报与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合作,对市民健康意识做了抽样调查。
调查由安徽大学社会学系2006级研究生完成,采用问卷和访谈结合的方法,主要了解省城市民对饮食、运动、睡眠三个方面情况的关注程度和平时的做法。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10份,回收107份,有效问卷100份。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日常生活细节重视不足,健康意识较为缺乏。
个案 儿童不吃早餐影响发育 在合肥市西园小学上学的张晓(化名),今年11岁,但个子和身架看起来明显要比其他同龄孩子小一些。“她除了挑食外,上三年级之前早餐基本不吃。”张晓的母亲告诉调查人员,“她奶奶给她装瓶酸奶,她中午原封不动地带回来了,早上就是不愿意吃东西。”
孩子个子长不高,父母一直很着急,去年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营养不良。医生告诉张晓的母亲,大人不吃早餐都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况且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不吃早餐,其不良后果会更加严重。
坚持锻炼,道理好懂做起来难 省城市民李先生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在谈到运动健身时,他感慨颇多:“现在谁都知道运动对健康很重要,关键是道理好懂,做起来难。有几个人能天天坚持呢?”
李先生告诉调查人员:他年轻的时候,还经常跑跑步,自从办了现在的公司,每天的事务太多,尤其是应酬,专门从事运动的时间几乎没有了,只是偶尔和朋友一起去打保龄球,也全当是放松心情。据了解,像李先生这样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暇健身的人很多,尽管心里都知道健身是必要的。
调查对象基本数据 在100名被抽样的调查者中,男性有57人,占样本量的57%,女性有43人,占样本量的43%,男女比例相当,具有较强的样本代表性。通过问卷统计,被调查者中,20岁以下的占1%,21~40岁的占79%,41~60岁的占16%,61岁以上的占4%。
被调查者的职业身份分布较广泛。其中,学生23人,占样本总量的23%,政府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9人,占样本总量的19%,教科文卫工作者14人,占14%;此外,商业服务人员与企业管理人员各占12%,工人占9%,个体劳动者占6%,其他行业的工作者占5%。
从“职业”与“三餐是否有规律”的相关分析来看,比较突出的是,政府及事业单位人员和教科文卫工作者以及学生一日三餐有规律,而商业服务人员的三顿就餐往往没有规律。工作的压力,饮食没有规律,商业服务人员的健康应该需要更多地重视。
在做“职业”与“运动次数”的相关分析时可以发现,基本“不运动”主要集中在商业服务人员和学生,而运动次数在3次以上的主要集中在政府及事业单位和教科文卫工作者中,与上面关于饮食有无规律的结果呈现相似的分布,即商业服务人员(可能由于工作上的原因)用于就餐、运动时间相对较少,这可能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随着城市的扩大和工商业的发展,人们普遍感到“累”的现象。
调查内容 你吃不吃早餐?34%市民早餐无规律 早餐是人开始一天工作的启动器。是否能补充足够的能量,以胜任一天的繁杂工作,早餐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对此,省城市民是如何看待的呢?
调查中,66%的市民“每天都吃”,但仍有不少人早餐没有规律,占到34%,这其中很多人是想吃就吃、很少吃,或者干脆不吃。
从营养学家那里我们得知,人每天的学习和工作都要靠大脑,而大脑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从血液中的葡萄糖氧化而来的,血糖在不断地消耗,人主要依靠每顿饭摄入的食物给予补充。如果不吃早餐会引起体内缺糖,人体会感到倦怠、疲劳、暴躁、易怒、反映迟钝。
你的食欲如何?31%市民食欲“时好时坏” 当问及食欲如何时,回答“非常好”的市民占调查总数的19%,“比较好”的占58%,两者的总和占到67%,说明大多数市民平时的食欲比较正常;相比之下,31%的人食欲“时好时坏”,2%的人食欲“特别不好”。
专家支招 安徽省中医院副院长刘健教授说:早餐是非常重要的一餐,它提供了展开一天所需的能量。上午是工作和学习最紧张的时间,不吃早餐、早餐无规律或者“随便吃点”都是不合理的早餐习惯。短时间内,会使人感到疲劳、无精打采,降低工作和学习效力,时间长了,会引起消化性溃疡和胃炎,再久一些,就会贫血,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
对于中国人来说,早餐应以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大米粥、小米粥等,面食类如馒头、面条,再加些牛奶、鸡蛋等蛋白质食物。这样的食物进入人体后会很快转化为热量,且不太消耗人体内本身的热量,相反,油炸食品很消耗热量。
你吃不吃水果?40%市民“偶尔吃”
当问及“您平常吃水果吗?”13%的人回答“每天都吃”,42%的人“经常吃”,40%的人则是“偶尔吃”,5%的人基本“不吃”。对于平时比较常用于解渴的饮品,调查显示,白开水、茶以及矿泉水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专家支招 安徽省中医院副院长刘健教授说:水果对人的健康不是必须的,不吃也没有害处。
但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是对食物的补充,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对提高人体抵抗力很有帮助。比如,高热病人吃水果可以补充体内水分,经常便秘的人可以多吃香蕉,经常咳嗽的人可以多吃梨子,消化不好的人可多吃山楂等。
你运动不运动?1/3市民基本“不运动”当问及“体育运动对于身体健康是否重要?”时,42%的人认为“很重要”,49%的人认为“重要”,这两项总和为91%。可见,绝大多数人对于体育运动持肯定态度;只有9%的人认为体育运动对于健康“无所谓”或“不重要”。
那么,实际生活中,究竟有多少人实实在在安排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呢?调查显示,28%的人每周会参与1次体育运动,14%的人运动2次,28%的人运动3次及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有近1/3的市民平时基本“不运动”,形势不容乐观。
影响市民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对于不锻炼,大多数人反映“缺少时间”,这与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相关。与此同时,“缺少场地”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也说明了加大公共设施(含体育设施)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体育运动来说,选择适当的时间段进行锻炼也是一个普遍受关注的话题。调查结果显示,很多人从事锻炼是在早晨、下午和晚上,但更多的人运动时间是“不确定”的。
专家支招 刘健教授说:“生命在于运动”,医学上说的运动是一种放松、无压力的全身运动,所以,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应该适当运动。就工作性质来说,白领阶层更需要运动,他们运动量少,精神高度紧张、压力大,适当的运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还有利于调节心理健康。
运动的时间以早餐前半小时、晚饭后半小时为宜,应选择环境较好、空旷、树木较多、负氧离子较多的场所,运动项目的选择要依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工作性质,现在社会上最时尚、最公认的是散步和慢跑,因为它们不受时间、地点和人数的限制,容易控制。运动量的大小也没有统一规定,因人制宜,以运动后第二天的感受为判断依据,如果感到疲劳、酸疼,应减少运动量,如果感到舒适,说明运动量正好。
你的睡眠怎样?53%市民睡眠少于7小时 对于“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大概多少”的回答中,47%的人“大于7小时”,41%的人在“6~7小时”,12%的人每天的睡眠只有“5~6小时”。
市民们的睡眠质量如何?数据显示:13%的被调查者感觉睡眠质量“很好”,53%的人睡眠较好,24%的人感觉一般,10%的人认为睡眠质量“较差”。总体来说,90%的被调查者睡眠质量不错。
对于“平时起居习惯是否有规律?”一项中,23%的人“很有规律”,68%的人“平时有规律,偶尔会打乱”,只有9%的人“长期没规律”。
专家支招 刘健教授说:睡眠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保证睡眠质量。一般而言,晚上11点到早上5、6点是比较科学的休息时间,顺应了人体的自然规律。经常熬夜的人容易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出现脾气暴躁、焦虑、抑郁、掉头发等症状,也会造成免疫功能紊乱,严重者会引起肿瘤。
因此,适当的运动,科学的作息时间,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是拥有健康身体的最基本条件。(调查执行:钱锐 林章俊 韩萍 田宝贵 樊新周施勇范荣跃 张雯 采访统筹:武静 叶兰兰 陈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