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熙慧王浩志 文/图
本报讯 福州螺洲镇镇政府大院旁,有一条一人宽的小道,沿着它往前再向左拐,眼前即出现一栋两层高的木质小楼,但见墙倾楼歪,满目朽木,但窗花、柱础等细节无不透出它的精致。此处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宝琛的故居———陈氏五楼,这栋楼正是其中的赐书楼。
昨日,记者在现场召开的专家论证会上了解到陈氏五楼即将启动二期修缮工程,赐书楼以及前面的三进院落都将按原样修复,修缮方案初稿已编制完成。
据悉,陈氏五楼由赐书楼、还读楼、沧趣楼、北望楼和晞楼组成,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从2005年至今,省、市、区共投入200万元,对其进行抢救性修复,去年6月完成修复的沧趣楼、还读楼、北望楼和晞楼以及铁石杆、叠廊等,都已焕然一新。
赐书楼及前面的院落,共占地两千多平方米,深三进77米,由面阔7间的门面房、回廊、前三个天井、正座、正座后天井等组成。记者了解到,赐书楼是陈宝琛的曾祖父陈若霖开始建起来的。陈若霖在清道光年间曾任刑部尚书,道光皇帝曾数次赐书给陈若霖,陈若霖感恩涕零,在家乡府第即螺洲建“赐书轩”,收藏这些“御书”。后来,陈宝琛担任溥仪的老师后,又获得大量御书,就在后门埕建造新楼,将赐书轩藏书及匾移此,名曰赐书楼。
然而,原来的辉煌已经被时光掩埋,如今的赐书楼显得破败不堪。一层住着4户人家,其中一家开了理发馆,几十条毛巾高高挂在空中。一个房间被改装成厨房,从四川来的一家人住在这里,屋前面一间鸭舍。原本宽敞的天井里,只剩下窄窄的通道,两侧都是随意搭盖的平房。
在昨日的论证会上,省文物局专家表示,修缮时将恢复建筑原貌,做到精益求精,因此建议向社会征集老照片,针对性走访一些老同志,对房屋的细节进行记录,然后再对修缮方案进行修改。
如果您的手中存有陈氏五楼的老照片或资料,欢迎拨打968111,本报将会把其转交给相关文物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