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本报北京10月19日电 (朱隽、王三余)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工程施工区和移民安置区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当前和今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将放在加强水库支流及库湾富营养化防治和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等方面。
三峡工程作为治理开发长江的骨干工程,不仅需要建成世界一流的水电设施,更需要建成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于一体的宏伟工程。可喜的是,在枢纽工程、输变电工程、移民工程取得节节胜利的同时,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也一直在有序推进。据了解,三峡工程蓄水后生态效益明显。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的监测结果显示:工程施工区和移民安置区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库区长江干流水质总体稳定,以优于Ⅲ类水质为主;施工区空气质量较好,环境噪声基本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库区泥沙来量下降,工程排沙、防淤措施有效,水库排沙比高于设计预计值;水库诱发地震维持低强度水平,无碍大坝安全;三峡水生和陆生珍稀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国家投入120亿元进行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地灾避让移民近7万人,三峡工程开工后的十几年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比开工前明显减少。
据了解,当前和今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主要是加强水库支流及库湾富营养化防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狠抓城市集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加强工业污染及流动污染源治理与监督管理;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测土施肥技术,抓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库区优势产业,减轻农村面源污染;加强消落区生态环境治理和土地整理规划编制;开展生态屏障区、库岸绿化、生态移民和林权制度改革等问题研究;强化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及水库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建立水污染事件报告与应急响应机制;继续抓好库区三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