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 春青
提起银行,人们往往想到那些存取钱的地方。可与这样的银行不同,天津市劝业场街滨西社区却创办了一个专门帮助别人存取爱心的“爱心银行”。
储存踊跃支取寥寥
自从2005年9月天津滨西社区这家“爱心银行”成立以来,在很短的时间里,“爱心储户”数量就达到1600多人。“爱心银行”给每个志愿者发放了一本“爱心储蓄卡”。在他们的储蓄卡上,记载着一笔笔为他人奉献爱心的好事。“爱心银行”活动的初衷是“储户”存储爱心,当“储户”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又可以从银行中提取“爱心”,获得他人的帮助。不过,做了好事的储户们常常“忘记”在储蓄卡上记录自己爱心行为。很多志愿者都表示,参加活动的初衷就是做好事,而不是为了免费享受他人服务,还有的人把积分当成纪念保留下来。80岁的离休干部路群是“爱心银行”的第一位储户。她每天为社区义务打扫卫生,义务为居民传授保健知识,目前个人累计积分已达73分,却很少使用。
记者最近了解到,两年来,志愿者的积分与日俱增,但把积分兑现成免费服务的却少之又少,1000多名志愿者中兑换过积分的不足10%。
前不久,老张夫妇成功地从银行中提取了一笔“爱心”,成为了“爱心银行”的首位受益者。低保户老张夫妇都是聋哑人,在“爱心银行”建立之初就成为其中的储户,每天力所能及地为社区义务打扫卫生存储“爱心”。不久前,老张在打扫卫生时不慎滑倒造成腿骨骨折,需要手术治疗,然而家境贫寒的他却很难凑齐高额的手术费。
“爱心银行”的负责人知道此事后,立即号召社区内的60多名储户为老张捐款5000余元,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据滨西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立“爱心银行”的初衷是为了让社区居民摆脱狭隘的索取观念,通过“爱心”的存取,找到无私奉献与等价交换的交叉点,摆正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该社区居民苗女士告诉记者:“现在社区里差不多每户都是"爱心银行"的储户,这中间发生的好人好事太多了。这个"爱心银行"真正把我们社区变成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结对互助爱心双赢
“爱心银行”建立之初,储户只是天津滨西社区的居民。但随着其影响不断扩大,一些单位、学校、私营企业也纷纷加入,“爱心银行”的规模不断壮大。
加入“爱心银行”的储户根据自身条件的不同,奉献爱心的形式也有所不同。
和平区一些机关单位在滨西社区内帮扶了一些困难群众,定期为他们捐款、捐物;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河北路医院的医生定期到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知识讲座;社区辖区内的饭店定期为贫困户、孤老户送去可口的饭菜;天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和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的“爱心社”除了帮助学习困难、家庭困难和身体有残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外,还和滨西社区结“对子”,照顾社区里的孤老户、残疾人,“爱心社”的成员还定期来社区陪老年人聊天,为社区居民讲解保健以及药理、科普知识,并提供免费身体检查。劝业场小学、中学的一些小储户们经常来到滨西社区困难老人家里,为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解闷,并用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零用钱为老人买水果。一位来自高一年级的小储户告诉记者,通过为老人献爱心增加自己的“爱心存款”,使同学们感到很自豪。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既懂得了孝敬老人,又提高了动手能力。“现在邻里有个什么事儿,一喊就有人来搭把手,邻里纠纷几乎不见了。”社区党总支书记沈璐深有感触地说。她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住在山西路155号的刘承云是位独居老人,今年3月中旬腰疼的老毛病犯了。邻居们得知后主动承担起她的吃饭问题。一天,刘承云家电灯突然不亮了,下水道也堵了,屋子里漆黑一片,臭味熏天,她躺在床上无能为力。这时,她想起了“爱心银行”,电话拨通10分钟后,社区“业余修理工”就来了。
心热爱浓社区和谐
自从滨西社区成立“爱心银行”以来,社区居民的心越来越热,社区居民的爱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心”随着越来越多的“爱”有力地跳动着。
去年冬天,“爱心银行”的储户们集体出资,为滨西社区的孤寡老人每人购置了一套棉衣裤。老人们穿上棉衣裤兴奋不已,今年80多岁的李奶奶说,自己年轻的时候都没穿过这么漂亮的棉衣,虽然无儿无女,但“爱心银行”的每个人都像是自己的亲人,很贴心。
滨西社区居民刘凤敏大姐是一位经历特殊的“储户”,她的爱人在18年前的一次事故中摔成高位截瘫,刘大姐又于2003年患上乳腺癌。前年,刘大姐的儿子考上了天津医科大学,几乎没有经济来源的刘大姐一家陷入了困境。
“爱心银行”成立后,由于很多个人和单位储户捐钱捐物奉献爱心,使刘大姐得以继续接受治疗,也使她儿子的学业不受影响。
前不久,刘大姐夫妇作出一个感人的决定,准备去世后双双捐献自己的眼角膜,回报社会对他们全家的关爱。
采访手记
“爱心银行”奏响和谐乐章
如今,滨西社区“爱心银行”在天津市越来越有名气了。
社区“爱心银行”的出现,可以说是融洽邻里关系的一个有效载体。现在不少社区邻里之间缺乏一种互助互爱的氛围,但冷漠和互不来往并不是他们的本意。如果这个时候,社区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载体,让居民在服务社区和帮助他人的同时增强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居民之间就能由冷漠到热络,由熟悉到关爱。
邻里之间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天津市社会科学院教授郝麦收说,增强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不是鼓励社区居民恢复过去东家串西家的“大院式”交往方式,而是迫切需要社区不断创新载体形式,建立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和方式的融洽邻里关系的平台。
构建和谐社会,迫切要求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培育新型的邻里关系,增强居民间的亲和力,形成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