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副主任工程师(GNC)袁利 |
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历经四年 年轻同志得到锻炼成长
主持人:昨天国防科工委宣布我们的奔月正式成功,二位心理的石头可以放下来吧,心情是怎么样的?
王晓明:昨天的制动确实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经过这次制动以后,而且各个系统的运行情况都很好,所以我们大家确实在制动成功以后,我们大家心里头的大部分石头都已经落地了吧,这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当然后面的工作还有很多,包括GNC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一些飞控和模式的调整,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我们后期还要经历一年多的相当长的工作过程,这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结束了,后面确实还有很多工作。
主持人:我们两位副主任设计师在这段时间都很辛苦,你们从“嫦娥一号”开始一直到现在经历了大概多长时间?从你开始知道这个项目,开始投入的时候开始,到现在为止。
袁利:应该有三年多了吧。
王晓明:从03年就开始了。
主持人:接近四年的时间了,在这四年的时间里面你们投入了这么多的精力在工作上面,家人有没有说过什么?
袁利:家人都非常理解,我家里人跟我们这个工作也有类似的性质,也有很大的支持和理解,所以非常感谢我的家人。
王晓明:因为“嫦娥一号”这个卫星确实进度比较紧凑,大家加班可能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在这方面,可能我们给予家里的付出相对来说会比较少,但是在这方面,家人确实给了我们很多的谅解和支持,确实是这样的。当我们回家比较晚的时候,会有做好的饭菜等着我们,当我们早上走的比较早的时候,可能家人已经提前为我们定好闹钟,类似种种吧。我想我们到现在取得现在目前这种阶段性的成果,可能跟每一位参研队员和参研设计师后备的支持都是分不开的,所以感谢他们。
袁利:我们经常有时候干到11、12点,有时候早晨凌晨才能回家,都没有星期六、星期天,所以我觉得没有家里人的支持和理解,这个很难支撑下来。
主持人:网友可能看到你们到我们这边做访谈比较轻松,简单的讲过去的一切,看到你们做出来的成果,可能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到你们在这期间为此付出的艰辛。
袁利:确实是这样的,还有幕后的英雄。
中国航天报社记者 黄希:程程有没有发现我们这几次来做访谈的嘉宾都非常年轻,都是典型的70后。据我的采访了解到,很多人在伴随着“嫦娥一号”这个项目在成长,我想问二位,你们在这一颗卫星研制过程当中你们两位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对于个人来讲。
袁利:我觉得不光是对个人,首先我觉得“嫦娥一号”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除了我们的科学目标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对我们整个航天队伍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像我们这个团队里面有一部分人是刚刚参加工作就进了这个团队,做了这个“嫦娥一号”,通过这几年以来他们成为了骨干,中坚力量,这是我们航天业的另外一笔重要的财富,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和航天精神。另外有不少人通过这几年以来,无论是从自己的知识,从自己的经验,从自己对事情的处理来讲都是一个很大的锻炼,对自己的意志也有很大的锻炼,这么多年下来我觉得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王晓明:是这样的,因为“嫦娥一号”卫星是一颗相对来说面临的挑战比较多的卫星,而且研制进度比较紧,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说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对我们的一个很好的锻炼,方方面面吧,从知识结构,知识深度、协调,各方面对我们都是很好的锻炼,这对所有人都有这样的锻炼,包括曾经参加过其他卫星研制的同志和第一次参加卫星研制的同志都是很好的锻炼,经过这颗卫星的研制,我们很多同志都已经不断成熟了。
中国航天报社记者 黄希:据我所了解的,咱们因为是第一颗探月卫星,做了很多探索性的工作,你们能不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在你们各自的领域做了哪些大的探索,现在回过头看咱们是成功了,这个探索最大的影响在哪儿?
主持人:和其他国家不太一样的创新和尝试在哪儿?
王晓明:应该说创新方面可能反映在很多细节方面,对于大的方案来说,可能我们会有一些和其他国家的卫星的区别,具体到有些即使和其他国家的研制相同的方面,我们也是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有一些创新,因为卫星研制本身是一个大的工程项目,其中涉及到很多环节,具体到每一个环节的研制或者方案确定,可能要考虑到很多因素。这在具体实施和操作的时候,其他相对地球卫星的经验可能不一定能用到,我们就要想到一些新的解决办法,具体来说很难一一表述,因为我们在过程当中都是不断考虑这些问题的。
袁利:这个创新可能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我们到月球以后,从产品来讲的话我们要研制一个新的紫外敏感器,我们有了这个紫外敏感器怎么用,这是一个系统的考虑,这是系统方面的创新。这个创新应该体现在很多层次,包括我们地面实验研制的方式都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创新,不简单就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新的产品就是创新,实际上它是反映了很多方面,包括我们的管理方面也有很多创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