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境的定义以及语境的分类,学界的看法不一而足,但综合各家之言,仍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语境是由相对独立的诸因素构成的客观存在,具有稳定性的一面。同时,语境又是对语用活动有重要影响的背景条件,它与具体的语用行为、语用过程密切联系,又具有动态性的一面。
并且,语境的稳定性和动态性是对立统一的。
对于广播夜话节目主持人语境而言,简单地说,它指的是夜话节目主持人利用声音营造的一个“交际场”。这种依托广播这一传播媒介而展开的“场际交流”既有一定之规,又有互动更新。由于广播诉诸听觉,因此,如何利用广播语境,发挥广播这一情感触媒的优势,用声音塑造在听众心目中良好的“可视”形象,对广播夜话节目主持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稳态语境 语境的稳定性特点是由构成语境要素的稳定性引起的。如时代特点、社会风貌、民族文化、行业特点等都是稳定的语境要素。由这些稳定因素所构成的语境可称之为“稳态语境”。结合广播夜话节目的实际,其“稳态语境”应包括以下特点:
第一,民族性。站在传统文化的基点上来审视,夜话节目所透露出的浓厚的平民情结正是其人文性之所在。在这一民族文化语境下,广播夜话节目发挥其长于精神交往、心灵沟通的文化传播优势,以更具有亲和力、人格化和对象化的形象赢得受众,其节目文本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再加上传播过程中主持人的价值判断与文化设计,因而具有了文化的意义和特征,突显出人文色彩。
第二,时代性。从时代社会语境上看,不同的时代,人们在社会生活、思想情感上都有不同的表现,而这一不同也会直接反映在人们对语言的运用上。在工业化的现代社会,无论身处钢筋水泥的都市还是乡土气息的村野,人们似乎都被异化,人们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大,但是交往的深度却越来越浅,于是很多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城镇居民闲暇时间的支配越来越趋向于独居的小环境,而农民工进城一时间尚难与城镇人口融为一体,这些社会转型期的现实情况给人际交往带来很多困惑①。正是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中的社会现实,广播夜话节目利用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独特传播优势,以倾听者和“解铃人”的角色进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注重隐私的心理,给许多听众提供了一个倾诉沟通、获得心理疏导的平台。
第三,政治性。在我国,广播电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国家和人民的喉舌。这就决定了广播节目主持人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节目主持人的聪明才智,做好宣传工作。党性原则是我国媒体语境的统领,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准。
第四,专业性。夜话节目按节目内容划分属于教育服务类,这一类节目对主持人语言的要求是:亲和周到性、深入浅出性、新颖透彻性、服务引导性②。这些要求,有语言内容方面的,有词语运用方面的,有声音形式方面的,它们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夜话节目主持人语言的独特类别。作为一名广播夜话节目主持人,应该努力适应节目语境要求,站对位、归对类。
第五,音声性。主持人是广播夜话节目的最终实现者,是传播链条上的最后一环,因此,其自身“声音形象”也是主持人稳态语境的组成部分。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主持人的人品气质、文化底蕴、思维方式等都会通过其语言表现出来。广播是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因此良好的语言表达对每个节目主持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主持人的语言不仅要求规范,还要有自己的特色,富有感染力。
二、动态语境 语境的动态性特点是指有些语境要素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产生变化。因为语境与交际发生的时间、地点、场合,以及所谈论的话题等直接相关,同时也与交际者的角色、情感、态度有关,而这些因素在实际语用的过程中会随着交际的进展而发生变化。这种随语境因素的变化而形成的语境即为“动态语境”。对于广播夜话节目而言,其主持人“动态语境”包括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语境是变化的。一方面,时间是流动的,空间是变换的,场景也是可以更换的,这些客观存在的动态语境因素,使每一个具体的语用交际过程都带有自身的独特个性。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语用交际活动中,人们凭借的语境因素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语用主体往往会因为交际的需要而选择、变换不同的语境因素来为之服务。
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夜航”2006年7月31日播出的节目为例,该节目的主题是“天路上那一抹橄榄绿”,讲述的是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新藏公路上“养护保通”的武警交通八支队官兵们鲜为人知的故事。在讲述高原的恶劣环境时,主持人有两段采访录音:
采访片段一
采访对象:随队作体验式采访的武警记者达英
主持人:初上高原是一个什么感觉?
(达英讲述在三十里兵站过夜时强烈的高原反应。)
主持人:八支队的官兵其实更多的也是从内地过去的,他们能适应吗?
达英:人在上面不能适应,只能坚持。官兵们都喘着气说话,习惯了就不觉得特别……
采访片段二
采访对象:武警交通八支队宣传股长辛志伟
主持人:你现在的身体状况如何?
辛志伟:现在恢复得还好。
主持人:达英告诉我们,每次提起天路,你都会掉泪,尽管身体不允许,但你还是非常想上天路,为什么?
辛志伟:因为高原反应让天路成了我心中永远的天路,不能跟战士们在一起觉得遗憾……
从以上两段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尽管都是谈新藏公路的恶劣环境,但是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主持人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这一主题。在第一段采访中,双方围绕记者达英在天路上的切身感受展开话题,通过他的所见所感,以“我就在”的方式给人直观的印象。在第二段采访中,则从间接的角度,通过辛志伟因高原反应而被迫放弃天路之行来表现新藏公路自然条件的险恶,同时从他的遗憾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官兵们与路同在的崇高情怀。同一个主题,在不同的语境下展开,给听众以具体而强烈的印象。
第二,语境是共生的。信息的传递和扩散,是通过传者和听者之间的互动实现的。“听话者要准确地理解说话者在交际过程中所表达的真正含义,必须和说话者具有某些共同的语境因素,而说话者要使听话者明白自己话语的含义,也必须尽量考虑到听话者是否具备理解自己话语的必要语境③”因此,广播夜话节目主持人语境运用要顾及听众的特点和文化背景,也就是要对听众群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了解,其节目语境对自己的目标听众群应具有良好的可理解性。当人们对语境内容有一定的感知和认同时,语境才能在加快信息理解的过程中发挥它的预期效果。
2006年4月24日播出的“神州夜航”节目主要讲述的是全国优秀教师刘恩和用双肩“背”出一所学校的故事。在节目的开场,主持人和听众一起回忆了电影《凤凰琴》中老校长带领山里孩子升国旗的片断,通过这种“暖场”的方式,唤醒了大家遥远的记忆,使节目做到了有机过渡。
第三,语境是共变的。参与交际的人具有强烈的主体特征,在语用中他们不仅是被动地接受既定语境的制约,还在不断地构建和创造着新的语境。新语境的构建是在语用主体的背景语境的范围内进行的,它使主体的认知语境增加了新的容量。这些新语境一旦产生,也会对交际发生影响。
同是上例中提到的那期节目,其中有如下的一段采访:
主持人:您是1993年到的茨坝小学,还记得13年前,您刚到学校时看到的情景吗?
刘恩和:四壁透风的一间木屋,长短不一的木板搭起的桌子,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孩子挤在一起同时上课,低年级听课,高年级做作业;高年级听课,低年级做作业……
主持人:四壁透风的教室,夏天还好,冬天呢?孩子们都受得了吗?
刘恩和:晴挨晒、雨挨淋。寒冷严冬,看着北风裹着雪花,孩子的脸冻得通红,教师的手冻得麻木……
主持人:当时是一种什么感受?
刘恩和:感情很复杂,心里不是滋味。寻思着用自家的砖瓦木料,修补教室……
主持人:用自己家的木料修教室,为什么要这么做?
刘恩和:……后来,乡亲们都管我叫“木匠老师”。
可以看到,主持人最初问题的指向是刘恩和校长刚到任时,茨坝小学的办学条件。但我们发现,当话题由刘校长的所见过渡到所感的时候,他本人补充了自己拿自家的材料修补教室的内容,这样即在原来语境下,宕开一层,又生成了新的语境。这时,主持人借力打力、顺势而下,将话题又拓展到了新的维度,并为接下来介绍刘校长亲自“背”出一座学校做出铺垫。这一段对话承上启下,不仅过渡巧妙,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一个“爱生如子”的校长形象便在听众的心中渐渐形成。
交际的过程是双向的,传者和受众的角色也在交替改变。上例中,主持人和受访嘉宾同是传者,也同是受众。正是在这种“场际交流”中,信息得以延展,话题得以深入。
三、稳态语境与动态语境的关系 稳定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语境也不例外,稳态语境和动态语境是对立统一的。
第一,动态语境是稳态语境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广播夜话节目而言,无论是民族文化语境、时代社会语境还是媒体语境、节目语境等,都需要通过具体的交际语境来体现,也就是说,这些共性特点蕴藏在一次次的个性化交流之中,稳态语境要通过动态语境来展现。
第二,稳态语境是动态语境的归宿和方向。在具体的夜话节目中,主持人动态语境常具有临时性的特点,它会随着传受双方交流的进展而发生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主持人的动态语境时刻反映着稳态语境,动态语境的变化也要受到稳态语境的节制。“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活动绝不能等同于个人生活中的语言活动,从身份位置到心理状态,从语言内容到说话方式,都要自觉地考虑语境的特点、制约和影响,考虑语言活动的目的和效果④。”
第三,稳态语境与动态语境可以相互转化。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所说的稳态语境,绝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常量,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在具体情况下,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比如说,主持人的个人因素,如“声音形象”,对其本人来说,是稳定的因素,但在具体的节目中,也可根据需要发生变化,以期更好地表情达意、体现主旨,实现传播的目的。
注释:
①张 莉张君昌:《中国广播名栏目》,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②吴 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
③王建平:《语言交际中的艺术——语境的逻辑功能》,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3页
④吴 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06级研究生) (来源:人民网-《今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