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郁 不久前,我国第一个“法律语言语料库”通过专家鉴定,正式宣告建立。
在我国法制建设的过程中,法律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有许多不规范甚至混乱现象。这一点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法律语言学者宋北平博士任所长的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法律语言应用研究所,于2005年底提出了实施中国法律语言规范化工程方案,成立了“法律语言语料库”科研攻关课题组,并邀请有关专家组成法律语言规范化研究专家委员会。
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刘家琛大法官担任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部级专职检委、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戴玉忠教授和应用语言学专家、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教授分别担任副主任,21位委员都是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法学理论界、语言学界、法律语言学界和逻辑学界的专家。
经过两年的艰苦工作,在司法部司法研究所等相关部门的协助下,法律语言语料库的研究和建立工作宣告结束。10月18日,法律语言规范化研究专家委员会邀请了以该委员会外的21位专家,对法律语言语料库进行鉴定。专家们对语料库表示肯定,认为它对法律语言规范化和法律语言应用与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由于资金方面的问题,法律语言语料库暂时还需依托北京大学英华公司的“北大法宝”数据库,而且尚不能对社会开放。宋北平博士说,语料库的建设还需投入至少50万元资金。他们准备争取国家课题资金和向社会募集,预计明年年底语料库可进一步完善技术,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