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突生“变故” 广州考虑“变通”
坚守“个人合作建房”还是转身变成开发商 本报讯 (记者叶小钟 实习生马钜明)近日,曾以亿元拿下土地的温州个人合作建房项目,因在1年多后没有实质进展而变身开发商。
记者就此电话采访了广州个人合作建房负责人魏琨。他表示,广州个人合作建房接下来有意向整体竞拍烂尾楼,如果有合适的土地可拿,也不排除考虑变身开发商。
广州合作建房在“夹缝中求生存”,一直谋求多样化发展的模式。
魏琨表示,就算现在变身开发商,也不是让“个人合作建房”变质,只是一种双方达成一致的协议,是一种灵活变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闻分析:个人合作建房怎么“变质”了 本报记者 程莉莉
由于在成功“拿地”一年后无法取得任何突破,曾被誉为全国个人合作建房“破冰”之举的温州个人合作建房,最终转变为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本想成为业主的256名合作者变成了开发商。舆论普遍认为,温州个人合作建房变质,让包括温州在内的各地合作建房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无独有偶,广州个人合作建房发起者也对温州“变故”表示,如果有合适的土地可拿,也不排除考虑变身开发商。曾经让无法负担高房价的人们向往的个人合作建房模式,因何演化成商品房开发模式?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更有甚者表示愿主动变成开发商?
温州“变故”无疑是合作建房的良好愿望与现实冲突的结果。自2006年11月15日取得30亩地块的开发权后,温州合作建房者就在各方的质疑、争议声中和制度的夹缝中求生存。“涉嫌欺诈”、“开历史倒车”等来自各方面的反对意见从未停止。发起人赵智强表示:“缺乏政策支持,只能走房地产开发的路子。”而管理部门提出,要提供政策支持,必须满足的“附加条件”是去掉“个人合作建房”名义,转而按商品房开发模式进行。开发后的商品房将向社会公开销售,256名项目投资股东按投资比例分红。为了继续生存,该项目不得不“变质”。
看来,温州个人合作建房已经与“自己买地、成本造价、自己消费”初衷完全背离,市场也普遍蒙上了一层悲观的情绪。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或许前景并没有那么悲观。至少,和各地昙花一现的个人合作建房项目相比,“变质”并不是消失。采取什么样的模式继续下去,不过是个名义而已。这也是等待一年无果后,发起人赵智强最终选择纳入房地产开发程序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人们对个人合作建房“变质”的担心大概有两点,一是被纳入市场销售体系后,个人合作建房的成本优势极有可能不复存在;其二,作为投资者,参加合作建房的股东可能很难买到自己投资的房子。不过,在赵智强等人看来,比周围房价便宜30%的最初愿望可能会落空,但也不至于像市场价格一样高。只要做到低于市场价格,就不失为一种成功。而投资者也不是完全不能买到房子。就算无法买到该项目的房子,也可用卖房的利润加上成本,去买其他商品房。
如此看来,也不难理解广州个人合作建房发起者的想法:与其在夹缝中夭折,不如灵活变通解决问题。个人合作建房的理想看来要让位于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