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一位摄影爱好者镜头下的京西古村杨家峪。 |
就这样留住杨家峪?
作者杨桦 来源:人民政协报
“都拆了。你们要是再不来,就啥都看不到了!”2007年11月8日上午,民盟盟员谢远京第二次来到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的杨家峪村,村民们惋惜地对他说。
今年8月份,谢远京第一次来到杨家峪,无意中得知这里因旅游开发将进行拆建的消息,没想到两个月后,就已经有二十七八处房子被拆除。
古村杨家峪:曾是京西保存最完好的村落之一
西出京城86公里,有一个千年古村——杨家峪。
据明代一残碑记载,该村始建于辽代,最初为杨姓族群部落,最兴旺时在清末民初,当时人口也不过百户。杨家峪自古便是远近闻名的耕读之村,有“长寿村”、“明清古建筑村”等诸多美誉。
由于幸运地在抗日战争期间避过战火,杨家峪是斋堂镇古建民居中保存最完好的村落之一。村内有供奉龙王、树王、虫王的庙宇和保存完好的贞节匾,而升官喜报、炕上书桌、碾房题字等古迹更是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村里很多房子都是青砖四合院,而且大部分都有着一两百年甚至更长的历史。
杨家峪是门头沟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区政协的一位特邀撰稿员还曾经写过一本书——《千年古村杨家峪》。村民们说,很多抗战题材的影视剧都是在这里拍摄的,比如电影《八路军》等。
院子里晒太阳的老人,守候着这座有近两百年历史的四合院。它虽已颓败,却仍不失精美。 |
盟员谢远京:摄影中了解到千年古村即将被“开发”
今年60岁的谢远京是北京市朝阳区民盟农业部支部盟员,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看到“影友”拍摄的照片后,他惊叹于京西古村杨家峪的美。今年8月的一天,谢远京慕名来到杨家峪。正在拍照时,旁边的人提醒他说:“再过几个月,你就拍不了了,到时候进来可就要收门票了,这地方我们公司买下了。”谢远京一惊:“这是人家的村子,你们怎么能买下呢?”
为了拍日出,谢远京当晚住在村里一位老乡家。和老乡们闲谈时,谢远京了解到,这个古村落已经被某集团购买,要进行旅游开发,并计划将村民全部搬迁至斋堂镇。
和中国许多贫困山村一样,杨家峪的青年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自1995年村里唯一的小学被撤办后,学龄儿童也随父母离开了这里。现在,村里有户口的共有75户,但长住户只有十几户,而且多是5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主要靠退耕还林的供应粮和房前屋后的菜地维持生活。因为担心搬到镇上后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很多人不愿离开。
回来之后,谢远京立即撰写了一则反映情况的信息,并通过民盟组织报送到全国政协。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