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里一座碾房的墙壁上,清晰的毛笔字记载着解放初期修建碾房的情形。这座碾房的命运,还是一个未知数。 |
11月8日,记者与谢远京先后乘坐地铁、公交车和私人小面包车,经过3个多小时,到达了大山深处的杨家峪。
走进村口,首先看见一堆砖石木料和一辆拉建筑货物用的大卡车。谢远京几步走到一处拆过的地基处,惊讶地指给我看:“哎呀,这里原来是大队的仓库,上面的墙上写着“杨家峪”三个大字,没想到两个多月没来,这里已经拆了。
村民们告诉记者,全村总共有100多处房子,现在已经拆了二十七八处房子了。不过到目前为止,拆的多是主人们在外地打工或长期无人居住的空屋子。“除了三座四合院之外,这里的房子都要拆掉,在原址上再重新盖房子。”在与村民和施工人员的交谈中,记者听到了同样的回答。
当天,村里并没有开发商方面的人。据村民们说,他们只是偶尔来看看。记者于11月13日下午和14日下午两次拨通了该集团下属开发公司的电话。当记者问起他们的旅游开发规划时,一位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开发都是经过规划设计院的专家规划设计的。”另一位接电话的男子说:“具体是修建、翻建还是扩建,要看房子的实际情况。”并称是否要迁出所有村民“是商业机密,不方便透露”。该公司留下了记者的电话号码,但截至发稿之日,仍没有与记者联系。
“从今以后,地球上就不再有杨家峪这个村子了。”在杨家峪,记者偶遇一位古建筑工作者,他长叹一声,说:“虽然开发商称修旧如旧,可是用现代的材料,现在的工艺,怎么可能和没拆之前一样?再说,把村民迁出去之后,这里就是一个‘死’村子了。”
“这样的开发结果,让古村落没有了人气,失去了灵魂,失去了保护的本意。”这是谢远京两度来到杨家峪后的评价。
这是今年8月份的照片,当时村口这栋写有“杨家峪”的房子还在。11月份再来时,它已经被拆掉了。
对话副镇长,从小煤矿到旅游产业的转型之路
当天下午,记者在斋堂镇找到了正在镇上开会的杨家峪村村长王占香。她告诉记者,拆迁之前,开发商还专门请人到每家每户摄像,保留了许多文字和影像资料,说是要修旧如旧。“开始我以为他们真的会照着原样建设,现在看到这样的大拆大建,我也有点后悔。”
负责杨家峪旅游开发的,是斋堂镇分管旅游开发的副镇长曹建民。11月15日,记者与他取得了联系。
“以前,斋堂镇80%的村都是产煤村,杨家峪也有一个小煤矿。这些乡镇级的小煤矿,不仅能上交一点收入给村里,而且能安排老百姓就业。”曹副镇长向记者介绍说,根据国务院关闭乡镇小煤矿的精神,斋堂镇于2003年关闭了大量小煤矿,之后,如何发展经济、解决就业就成为一大难题。
而专家调查论证后发现,斋堂镇目前有九支文化资源,包括史前文化资源、村落文化资源等,完全可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曹副镇长告诉记者,其中的村落文化资源就包括17处古村落,杨家峪属于其中价值比较靠前的,因此列入首批开发名单。
记者:“为什么要拆迁这么多房屋呢?”
曹副镇长:“杨家峪的老百姓不断自行修缮,造成房屋风格不一样,与整体风貌不相符合。”
记者:“除了三座四合院之外,是不是要全部拆掉呢?”
曹副镇长:“不是全拆了,具体拆多少,得看规划。我们盖的是完全仿古式的建筑,房子上的原材料,能用就用。”
为了妥善安置老百姓,地方政府也有许多举措。“目前斋堂镇上的市场房价是2000多,但我们盖给村民的楼房只需要1000元,其余的全部由政府补贴。我们还会在原来的村子边上修建仿古的小四合院,安排当护林员的村民或其他有需要的村民居住。”曹副镇长说。
记者提到了斋堂镇另一个旅游文化名村——爨底下,那里并没有大拆大建。“对,这是我们以前开发的。爨底下的房子比较完好,能住人,所以没怎么拆。”曹副镇长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