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谢苗枫 通讯员/李宇红)在第二届中国中学校长论坛上,更多的学者、校长把学校培养学生的落脚点聚焦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昨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联合会副主席、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不约而同地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各自主题报告的“重中之重”,而且都认为,学校或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好与坏,不是以能拿多少个奖来衡量的,关键是如何激发学生的潜能。
陶西平:是不是人力资源强国,不能看有几个诺贝尔奖
对于目前一些学校以学生拿了几个奖,社会上着重国人能拿诺贝尔奖的“舆论偏向”,陶西平表示,一个国家是不是人力资源强国,有没有创新型人才,不能看有几个诺贝尔奖得主。“印度、巴基斯坦都有诺贝尔奖,但不见得就是人力资源强国。”他说,学术人才不能包打天下,国家建设还需要一大批高科技人才。而要培养高科技人才,关键还是要求提高基础教育水平。
陶西平说:“只有充分挖掘、发挥学生的特长、兴趣、潜能,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性思维,才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效果。”
钟南山: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五干”潜质
人们往往认为,创新的动力是“好奇心”。昨天,钟南山却以自身经历为例,告诉大家,除了“好奇心”外,还可以靠祖国荣誉感。
钟南山说,他在1979年出国留学时,英国一位导师对他说“你们的学历,这边不承认,你发表的文章也不多,你最多只能在这里呆八个月,两年太长了”。这句话刺激了他,并激起了他的信念,认为一定要给中国人争一口气。于是,在一次有关一氧化碳的实验中,他不顾自己的健康,硬是用自己的身体进行实验,最后铁一般的结果推翻了那位导师的一项理论,此后,导师对他的态度有了转变,并告诉他“想在这里呆多久都可以”。
钟南山说,而创新型人才则应具备肯干、能干、善干、恒干、敢干的“五干”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