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邸守林、记者孙兆秋报道:11月中旬的一天,沈阳军区某装甲师所属某团二连官兵列队营门两旁,敲锣打鼓欢送指导员迟锋到新的岗位工作。前几天,任职满两年的迟锋被优先提拔到团机关任组织股股长。
该师政委徐贵福告诉记者,像迟锋这样的“幸运者”还有很多,前不久该师优先提拔了26名扎根偏远艰苦地区的基层干部。
该师驻守在高寒山区,条件十分艰苦,许多干部长年奋战在基层一线,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师党委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干部大都踏实肯干,不图虚名,在官兵中威信很高。但近年来个别单位忽视了对这些干部的关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不能让那些长期在艰苦地区扎实工作的干部受委屈。基于这一认识,这个师党委依据上级政策规定,制定出台了《干部选拔考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对扎根艰苦地区默默奉献的优秀干部要格外关注、及早培养、科学使用。”他们依据《干部选拔考评实施意见》,打破常规,经群众测评、组织考察,优先提拔了素质特别优秀、工作特别踏实、贡献特别突出的26名营连干部。
记者翻阅该师干部花名册发现,这次优先提拔的26名干部,任职时间全都在两年左右,大都是在艰苦工作岗位上成长起来的拔尖人才。营房助理黄志坚始终勤学苦练,是全师有名的业务标兵。这次不仅被优先提拔,还荣立了二等功。得到消息,他激动地说:“党委这么关心我,干不好工作对不起组织!”
26名干部得到优先提拔的消息传出后,在部队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官兵说:埋头苦干不吃亏,踏实肯干有作为。如今,该师干部事业心责任感进一步强化,心无旁骛干工作的多了,自我加压、抓紧提高素质的氛围日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