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员将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与户籍人员享受同样的待遇。这对很多打工一族是个利好消息。 本报记者徐文阁摄 |
我们的2020系列报道5
居住逾半年享市民待遇
《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修编者称,目前户籍人口太少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首次提出“城市管理服务人口规模”的概念,将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员也纳入到服务范围内。
按照《规划》,对深圳确实做出贡献的半年以上暂住人口也将在未来与户籍人口一样享受市民待遇,在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得到服务。
2020年的一天,42岁的王先生因为胸闷、心悸到医院看病。从老家到深圳打拼已经5年的他,在福田区一家贸易公司就职。挂号后,王先生来到心内科,医生怀疑他心脏不适,建议详细检查。做了心脏超声等一系列检查后,医生诊断他有早期冠心病症状,开了药物建议定期检查。
看病一上午,王先生发现所有检查和药物费共近千元。这对于月薪6000多元的他来说,本是笔不小的花费。但王先生似乎并没有过多担心。虽然还不是深圳户籍人员,但他已在居住地的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登记成为深圳管理服务人口,也能和户籍人口一样,在深圳看病享有门诊医保服务。算下来,王先生需要自己看病掏腰包的费用并不多。10多年前,在深圳打拼的老乡所说的“看病贵”,对这时的王先生来说已经不是问题。
“城市管理服务人口”是新概念
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首次提出“城市管理服务人口”的概念,将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员也纳入到服务范围内。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上述一幕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现实。
作为该规划修编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所所长尹强,认为这是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以及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与以往其他城市不同,深圳此次规划中,将“城市管理服务人口”界定为城市在其辖区内需要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的城市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和半年以上暂住人口。
按照《规划》,对深圳确实做出贡献的半年以上暂住人口也将在未来与户籍人口一样享受市民待遇。规划提出,深圳将实行按居住地进行管理服务人口登记的制度,建立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在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为管理服务人口提供服务。优先建立面向基层、级配合理的教育、卫生、文体、交通等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实施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公共财政新增部分在教育、卫生、文体、公共交通等方面的支出比例。
1500万是个警戒值
此次规划中确定到2020年,深圳的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为1100万人。对此尹强认为,这个数字是根据深圳目前的生态环境、水资源、土地等数据综合考虑的,主要相对于深圳此前公布的2006年末常住人口846.43万,预计到2020年的增量。
“不过为体现规划的前瞻性,同时也考虑到统计中可能有部分暂住人员被漏算,我们在未来供水、教育、交通、医疗、住房等城市公共服务基础配套规划上,适当放宽了服务人口的数量,预留了一定的服务空间,按服务1500万人规划,”尹强表示,这个1500万不是说2020年深圳要达到服务这么多人,而是一个警戒值,到2020年城市人口数量不能超过这个值。他认为,按深圳的发展,到2020年人口不宜超过1500万,否则人均享受的公共资源将大大降低,影响城市发展。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宋元晖
专家解读
尹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所所长,《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修编主要负责人之一
深圳还需扩大户籍人口规模
在深圳未来规划中,不应该忽略居住半年以上暂住人口,否则不但是对深圳规划不完整,对这些人口也不公平。――尹强
记者:以往在城市规划中主要都是涉及城市发展定位、市政设施等硬件问题,此次增加了对“城市管理服务人口”这样相对软性问题的规划,是否首次提出,为什么有这方面考虑?
尹强:以往的城市规划,更多重视物质空间的规划。但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目前我们提出也要重视软性问题的规划,例如对人的管理方面的规划。应该说,此次《深圳2020年城市规划(草案)》中明确提出城市管理和政府服务人口的范围,提出“城市管理服务人口”的概念,并上报国务院,这在全国还是首次。
之所以提出对城市管理服务人口进行规划,还是因为深圳目前自身发展的情况,必须考虑从政府全口径服务管理人口方面进行改革。另外,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也是国内各城市中国际化发展中的先头部队,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可能是国内其他一些城市5-10年后面临的问题。首次尝试探索创新,也是对其他城市今后规划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记者:规划草案中将“城市服务管理人口”的范围定为常住人口,包括户籍和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员,为什么有这样的考虑?
尹强:这主要还是考虑深圳的特点。深圳的户籍人口目前占常住人口的20%,人口严重倒挂。而国内其他大城市则情况相反,地方政府服务的常住人员中多数是户籍人口。因此在深圳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到城市管理服务人口,就必然不能仅仅考虑户籍人口。
同时,这样的考虑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深圳未来总体规划中,不应该忽略这些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否则不但是对深圳规划的不完整,对这些人口也是不公平的。这些暂住人口对深圳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城市在服务管理时,自然地要为这样长期居住在这里的人服务。
用“居住半年以上”来考虑计算服务的暂住人员,主要是国家相关的规划编著办法中有明确的规定。
记者:到2020年,纳入城市管理服务范围的暂住人口可以在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享受什么样的待遇?
尹强:规划中的基本目标是让所有城市管理服务人口在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等城市公共服务方面享受基本相同的待遇。
应该说深圳的财力是够的,但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控,否则可能导致外来人员大量拥入。因此建议深圳也要设定一定的门槛,对人口进行必要的调控。
今后,深圳还需要适度扩大户籍人口的规模,目前户籍人口太少。而户籍人口的增加可以明显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在投资、就业等方面利于城市发展,也有助于深圳吸引更多高层次的人才。
常住人口不宜超过1500万
人口如果超过1500万,人均享受的各方面公共资源将大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城市发展。
――尹强
记者:规划草案中将深圳“城市管理服务人口”的数量在2020年定为1100万,但目前深圳统计的户籍人员加半年以上暂住人员已接近该数字,这个数字是如何定出的?如何控制人口规模?
尹强:我们主要是从深圳的水资源量、生态环境、土地合理使用、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等方面考虑。提出的1100万常住人口,主要是相对于深圳此前公布的2006年末常住人口846.43万,预计到2020年的增量。
而此次规划是转型期的规划,希望做出前瞻性的规划。虽然草案文本中没有明确提出,但在未来供水、教育、交通、医疗、住房等城市公共服务基础配套规划上,我们适当放宽了服务人口的数量,预留了一定的服务空间,以应对可能增加或漏算的服务人口数量,到2020年按服务1500万人来设计。
当然这个1500万不是说2020年深圳要达到服务这么多人,而是一个警戒值,到2020年城市人口数量不能超过这个值。如果超过,人均享受的各方面公共资源将大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城市发展。
在控制方面,目前深圳政府已开始筹备在此次规划通过后,将人口调控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委托相关部门出台相应人口调控的措施。应该看到,深圳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也带来人口的迁移。加上城市间区域差异较大,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如果不加控制,也会导致各地人员拥入深圳,造成过度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