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 那么忠诚呢?张京文手指每天别在制服上的国徽
张京文办公室悬挂字画“天道酬勤”。
他的笔记本扉页有三段中外语录:
“全体成功的最终力量不能依靠个人出色,而是彼此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盖斯·皮特尼
“世界上没有一件伟大的事是在没有激情的心态下实现的”———爱默生
“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己之力,上君尽己之智”———韩非子
他的书架上有刑法书籍及与刑法有关无关的人物传记,如《地狱之门》、《曾国藩》。
喜读传记,张京文解释他这一嗜好“我们干的是琢磨人的事,而传记里写的是人琢磨的事”。
上述细节可提供给读者了解张京文的一个角度。
1989年,张京文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西城区检察院,迄今一干18年。今天,他视自己的岗位为事业而非职业。这一认识,如果溯源,两件事可成线索。1990年,大学毕业第二年,时任书记员的张京文南下海宁追款。犯罪嫌疑人,一名国企部门经理挪用100万元借其表叔做海鲜生意,这笔钱又给了30多个乡亲做定金。翌日,张京文乘船挨个寻找借款人,然而借款人以种种理由推脱“没钱还”,张京文于是反复劝说:“国家的钱……”几天后追回97万元。挽回国家损失,张京文感觉“特有成就感”。
同在这一年,感觉甚好的张京文遭遇失误。一次在大兴办案中,23岁的张京文对他的对手,一个犯人动了恻隐之心。午饭时,本应给犯人戴双手铐,但考虑他不方便进餐,遂铐他单手。张京文万没想到,犯人脱逃了。迄今17年,犯人仍在逃。这个失误让张京文笼罩在自责的阴影下,他肯定“这个阴影会跟随我一辈子”。自责让当年张京文发誓“一天不抓到他,我一天不离开检察院”。张京文有三次调离检察院的机会。一次,同学拉他合伙开办律师事务所。经再三权衡,他拒绝了。他内心的价值取向是“我为国家挽回的损失比我挣几百万要强”。
2004年,张京文履任西城区反贪局局长。反贪局,业内视为挑战性最强、外人视为成就感最大的岗位。4年来,张京文率领团队平均10天拿下一名贪官,平均15天查办一起大案,平均两个月处理一起大要案。“优秀反贪局”、“优秀反贪局长”,张京文在诸多荣誉面前实话实说:“成就感越来越低,即使案子办得再漂亮。”他辩证看反贪“我们越忙越累,说明防贪漏洞越多”。所以,他的成就感被薄弱的防贪打折削弱。
置身反贪前线,鉴于职业的特殊、身份的敏感,张京文做人做事谨慎低调、自律甚严并与人保持着刻意的疏离,尤其紧绷防范“鸿门宴”这根弦。他说:“结识的人多了杂了,人情关门槛就会高。”打探关照办案,对承办人就是干扰。再者,交际多也是对他信奉的简单生活的搅扰。
18年来阅人无数,自言“什么人都见过了”的张京文愈发参透人性及贪嗔痴的危害。参悟越深,他越崇尚简单。他的出身背景栽种下他推崇简单的前因。张京文出身成长于部队大院,部队实行配给制,按他的话说,“除了人不一样,物质上全一样。”比较单一的成长环境,结果为成长的简单、阅历的简单、交际的简单、物欲的简单。“简单生活有助反腐倡廉”,张京文悟道。
对于当选2007年度中国十大法制人物,张京文清醒定位这一荣誉———国家反贪力度的体现。记者问他荣誉背后所具备的素质:比如忠诚、使命感、责任感、血性、韧性、耐力、定力、能力等。张京文停顿片刻后圈定“忠诚与能力”。他解释能力。我们对手的作案手段越来越高明,他曾读过一名当过大学教授的犯人的博士论文《论贪污罪和受贿罪的主客观要件和犯罪构成》。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一方面,对手在强迫提升反贪人员的斗智斗勇水准,另一方面,人民寄望反贪局“关键时刻就看你们的了”。“关键时刻”意味着血淋淋的博弈、透支生命及身家性命。张京文多次考验身体极限“单腿站不住了,肯定就不行了”。他在调查一名保卫干部时,对方突然拔出手枪。一次搜查,床底下藏有顶上膛的猎枪。“每一个案子都不是完美的”,张京文借媒体告慰反贪的铜墙铁壁(人民),“但我们会朝着完美的目标———不漏罪努力。”
那么忠诚呢?张京文手指每天别在制服上的国徽。张京文的这个动作恰对应了央视授予他的颁奖词:“对祖国的无比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