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布宜诺斯艾利斯12月8日电(记者宋洁云 冯俊扬)今年是国际极地年,如何在进行科学考察的同时保护极地环境成为各国关注的一个课题。目前南极面临的垃圾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科学家和环保专家认为,各国保护南极环境的认真态度和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将是解决南极垃圾问题的两大法宝。
垃圾威胁南极 1991年,南极条约缔约国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签署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对南极环境的保护作出了严格规定。各缔约国需负责清理遗留在南极大陆的垃圾,对固体废弃物、食品废弃物、化学药品废弃物及可燃性废弃物要采取不同处理方式,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损害。
目前各国设在南极的考察站一般都建有垃圾处理设备,主要是焚烧炉,用以处理可以进行无害燃烧的固体废弃物。经焚烧炉高温处理,此类垃圾多数只剩下极少量的灰烬。对于考察站不具备条件处理的废弃物、不能燃烧或燃烧时产生有害物质的塑料等垃圾,考察站人员将尽量减小其体积,例如玻璃瓶要打碎、易拉罐要压扁,经妥善收集后装船运回国内处理。
尽管如此,南极大陆堆积的垃圾仍在不断增加。回收成本过高是主因之一,在南极大陆,清除1吨垃圾的成本是在美国本土的10倍;缺乏先进技术也是解决南极垃圾问题的一大障碍,对于固体垃圾,运走是最好的方式,但要想将多年来冰封在冻土中的电池和油桶挖出来却非易事。
此外,减少燃油和重金属对南极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也是一大难题。位于南极东海岸的澳大利亚凯西研究站就曾发生过数次油料泄漏事件。
态度决定效果 要解决南极大陆的垃圾问题,态度至关重要。各国的南极考察站对于产生的垃圾是严格按照规定处理还是敷衍了事,其效果会截然不同。
以中国南极考察站为例,考察站在队员守则中对废弃物和污水处理作了严格规定,并定期组织队员对站区进行环境清扫。考察站还安装了自动污水处理设备,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排放要求后才可排入大海。对于无法处理的化学溶液等垃圾,科考人员将它们收集起来运回国内处理。
中国南极考察站要求队员严格执行垃圾分类操作:部分有机废品在站内进行焚烧处理;不宜焚烧的有机废品、塑料废品、废铁制品以及建筑废料、废旧车辆、淘汰的电子设备、科研仪器等一律运回国内处理。科考人员外出都要携带垃圾袋,在野外作业期间,人为产生的各种垃圾都要带回站区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此外,考察站还严格限制人为制造垃圾的行为。例如,进餐时不能浪费,尽量减少餐余垃圾;屋内的独立浴室一般一周开放一次,其他时间可使用公共澡房,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发电机对能源的消耗等。
正是基于这种求真务实态度,中国南极考察站的垃圾处理工作进展良好,获得各方的肯定和赞许。
科技清洁南极 除了一丝不苟的态度与强烈的环保意识,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也是减少南极大陆垃圾污染不可或缺的。
比利时最近兴建了依靠清洁能源运行并实现废物循环利用的南极考察站“伊丽莎白公主”站,成为全球首座零排放极地考察站。为将科考活动产生的污染降至最低,“伊丽莎白公主”站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考察站内部的电器和电脑等设备采用节能设计;考察站的墙壁使用40厘米厚的塑料材料,内外两侧包覆松木面板以减少热量散失;另外,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也将得到彻底回收处理。“伊丽莎白公主”站将于今年年底运往南极安家,在25年的设计寿命到期后,它还可以被完全分拆回收。
中国也准备对位于西南极乔治王岛的长城站和东南极拉斯曼丘陵的中山站进行一次最大规模的更新改造,以提高考察站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节能效果。
根据设计规划,中国将在两站改造过程中采取改善建筑体型系数、提高建筑物自然采光率、提高维护结构保温性能、提高建筑蓄热能力、合理选择采暖热源、缩短供暖管线长度、加强管线保温、采用节能型电气等措施,同时将考察队员的度夏与越冬用房合理分区,冬季关闭部分用房,以节约能源。
澳大利亚科学家正在开发就地处理南极垃圾的新技术,希望将废旧电池、建筑材料垃圾等带来的铜、铅、镍、锌等重金属污染降低至最低。目前该项研究已取得积极进展。
有关专家表示,凭借各国对南极考察站垃圾处理的严谨态度,以及不断更新的减少能耗、提升垃圾回收效率等新技术,南极这片净土有望长久保持下去。
(责任编辑:曾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