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俊杰 通讯员 王晓凡
早晨6时30分,天刚蒙蒙亮,一个身穿白色外套蓝色牛仔裤的年轻人,搓着双手急匆匆地走进平煤集团七矿综采三队办公室。他选了个角落的座位。在那群一线矿工中,他白净的面孔特别显眼。
身旁的矿工上下打量着他,猜着他的身份。这时,门外又进来3个和他一样斯文的青年人。他们并不是矿上新来的领导,而是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05级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实习大学生,先进来的那个是实习小组负责人何玉龙。
来自河南商丘永城的何玉龙,是系里的学生会干部,他和另外14名同学要在平煤集团七矿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习,包括他在内的4个人被分到了综采三队。他们着急赶来,就是为了参加每天开工前,由队长、书记和工头给矿工们开的班前会。
虽然在学校学了两年的煤矿开采,也经常听老师说一些术语,但班前会上工头布置工作所说的工具名称和专业术语,还是让一向成绩优秀的何玉龙一头雾水。
“刚来时虽然有点怯,但心里还挺有谱,想着不管怎样自己也是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可万万没有想到,一个班前会就让我慌了阵脚,那简直就是听天书。”何玉龙说。
会议结束了,矿工们涌出办公室,何玉龙站起身回头与同学们相视一笑——他知道他们3个也没听懂。在七矿运输队小组长贺臣的带领下,何玉龙和同学们来到矿上的澡堂,换上制服准备下矿。
蓝色制服、黄色安全帽、黑色胶鞋、别着矿灯和自救器的腰带,最后还要在脖领处围上一条红白条纹的毛巾。看着镜子中那个原本文质彬彬的自己变了模样,何玉龙变得兴奋起来。
第一次站在进入矿井的罐笼里,何玉龙和同学们一句话也没说,但他能够看出,他们和自己一样紧张又兴奋地期待着一次的冒险。罐笼迅速下降,身边突然一片漆黑,何玉龙睁大眼睛,深吸一口气。
“以前,听说过下矿需要乘坐类似于电梯的罐笼,本来我还是有心理准备的,但四周猛然全黑了,还是不禁有点害怕。”何玉龙说,“万一这东西呼啦一下掉下去咋办?”何玉龙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直到身边有矿工打开了矿灯。
3分钟后,罐笼开始减速,何玉龙有些头晕,耳膜也有点不舒服,但他顾不得这些,迫不及待地走出罐笼。
矿井内,宽大的拱形巷道比何玉龙想象的要大许多,更令他意外的是,脚下踩的地面上,竟然铺有地砖!周围的墙上,还贴有瓷片!听实训督导贺臣介绍,因为开矿较早,经济条件较好,平煤不少矿都是这样。
把从井上带下来的乳化液抬进泵站后,在督导的带领下,何玉龙和同伴开始在巷道里参观熟悉环境。他们兴奋异常,不停地提问:“巷道壁上挖的洞是干什么的?巷道地上水沟里的水这么大怎么处理……”
“不下到井下,仅凭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永远不知道那个洞是让矿工躲避运送人和料的电车的,不知道地面上有水泵,可以把矿下含水层积留的水抽到地面上。”何玉龙笑着说。
之后的几天,何玉龙和同学们在督导的带领下,每天在矿下呆上两个小时,与矿工一起参与设备检修,实地操作一些没有危险性的设备,看矿工如何使用采煤机、掘进机等大型机器,帮矿上运送些乳化液、齿轮油等。
何玉龙最喜欢在吃完午饭后,呆在宿舍里看以前学过的课本,把上午下矿的所见所闻与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也让他觉得非常高兴。
11月8日那天,何玉龙经历了平生一次矿下“遇险”。那天,他和同伴一起下到了采煤工作面,一个设备出现问题需要电焊,何玉龙他们帮师傅运送电缆线。正当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采煤机的操作时,突然,一声巨响从不远处传来,比打雷还响,他们下意识地迅速抱头蹲下,吓得魂飞魄散,一动也不敢动。
过了一会儿,没什么动静了,他们抬头看到身旁正在电焊的师傅连眼皮也没动还在继续工作,才怯怯地站起身来。原来,那是垮落区顶板的岩石掉落的声音,那里采过煤已经撤去了支架,发生这种事很正常。督导贺臣借机给他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煤矿一个年轻的矿工不听队长的话,违规操作造成顶板一块岩石掉落,他被岩石砸倒,死在了同伴面前。听到这儿,何玉龙不禁一凛,第一次感受到在矿上随处可见的标语“安全生产大如天”的真正含义。而他身边的一名同学站起来就跑,要求马上升井回到地面。
据了解,早在3年前,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就开始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改革试点,将教学班办到了企业,学生们的期末成绩就是在实习期写下的实习报告。不仅是这些与煤炭相关的专业需要到生产现场实训,食品加工技术、会计电算化、机电一体化、旅游管理等社会专业,学生也要实行“233”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除第一年为两个学期学习外,其余两年每年增加一个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工作学期。这样的学习方式,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有着根本的不同。
这次的实习期已经过半,逐渐适应井下生活的何玉龙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对专业知识的整合,他感觉到自己长大成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