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元,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 |
29名科学家当选中科院院士 平均年龄为十多年来最年轻
上海三位新院士均不满50岁
本报讯 (记者 徐瑞哲)我国又新增2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是1991年院士增选工作制度化以来,平均年龄最年轻的一批院士。其中3位上海新院士赵东元、段树民、张经均不满50岁。
记者昨天从有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这次增选,中科院院士总人数已达710人;另有外籍院士53人,此次新增5人。
中科院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名额不超过60名。经中国科协、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解放军四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和院士推荐,今年共产生有效候选人287名。经推荐、公示、通讯评审、会议评审、选举等环节,最终选举产生新院士。其中,数学物理学部6名、化学部6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7名、地学部4名、信息技术科学部1名、技术科学部5名。又经院士提名推荐、评审和全体院士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第8批外籍院士,国籍分布为美国3名、法国和俄罗斯各1名。
新当选的29名院士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41岁,平均年龄仅53.7岁,其中60岁(含)以下的20人,占69%。
这一年轻化的年龄结构,为十多年来所少见。上海此次共有3位科学家当选,分别是:复旦大学赵东元教授,化学部物理化学专业,44岁;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段树民研究员,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神经生物学专业,49岁;华东师范大学张经教授,地学部化学海洋学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专业,49岁。
据介绍,根据2006年院士大会对《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所作的修订,今年院士终选阶段已由“获得赞同票超过投票人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当选”,改为“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按照本学部的增选名额,根据获得赞同票数依次入选”,提高了当选院士的公认度。同时,将有效候选人公示范围进一步扩大,投诉信截止日期由原来增选年的8月15日延后至9月15日。为了更准确更客观地评价候选人,在院士增选通讯评审阶段还实行了打分制。此外,外籍院士选举工作也改为与院士增选工作同年进行。
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表示,此次增选坚持了“严格掌握院士标准,切实保证增选质量”原则。今后将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增选工作的工作规程,真诚希望社会各界对学部和院士工作给予监督和支持。
上海喜添三位中科院院士
本报记者 彭德倩 徐敏 尤莼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设立的科学技术及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由此,每两年一次的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总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昨天,2007年度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落下帷幕。在29位新增院士中,有3位为上海的科学家,他们分别是:复旦大学赵东元教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段树民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张经教授。随着他们的加入,上海现有的中科院院士总人数接近百名。
记者在第一时间走近3位新院士,倾听他们的诸多感受。
赵东元: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赵东元,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1990年获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吉林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8年,分别在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化学物理系、美国休斯敦大学化学系、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材料系和化学系做博士后工作。1998年在复旦大学任职以来,一直活跃在介孔分子筛合成与结构研究的前沿。研究结果曾被《自然》、《材料化学》等国际权威杂志进行了封面报道,
对于当选为院士,赵东元表现得谦虚而淡然。“当选院士是一种荣誉,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意味着我要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科研方面进一步创新。”
“我就是一个造孔之人。”说起自己的研究,赵东元显得很来劲。“无论看到什么物体,我都会去考虑如何在其上打孔,制备另一种新型介孔材料。”他告诉记者,作为催化剂的介孔材料,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崭新材料体系,分为金属介孔材料(即常说的泡沫金属)和非金属介孔材料(如泡沫塑料和介孔玻璃等),在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赵东元在介孔分子筛合成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17种新型介孔分子筛结构,都以复旦大学(FDU系列)命名。“我很感谢复旦对我的培养,是她给了我一支优秀的团队和一流的学术氛围。”赵东元说。
这位蜚声国际的科学家,“自曝”自己高中时偏科严重,大学时成绩也并不理想。对化学的痴迷和坚持或许是他成功的“秘诀”。“读大学时,凡是能在图书馆借到的有机化学书我全部看了一遍。”刚回国时,赵东元几乎每周工作80小时,为了灵光一闪的实验想法,常连续十几个小时泡在实验室里。赵东元说,“我其实谈不上什么远大理想,不过有一个信念:每天像小蚂蚁一样工作,日积月累后,就能得到丰厚的收获。”他一直教育他的学生们,做科研,就要不怕清贫、不怕辛苦,持之以恒,不断追求自己的信念。
虽是名教授,但赵东元没有架子,他鼓励学生与他多交流。复旦大学第一届“校长奖”获得者田博之是赵东元教授指导的学生,在攻读硕士研究生的3年期间,田博之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8篇SCI论文。“有什么问题我们都一起探讨。有些同学往往在试验结果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会气馁,害怕别人知道,可是,如果你不和别人交流,就永远也找不到实验失败的原因。”赵东元说。
赵东元主张,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只要他在学校,每天晚上都要到实验室和学生交流。如果出国或在外地开会,则会通过打电话、写电子邮件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答疑、指导。学生的每篇论文他都一字一字改过,达到他的要求才能投稿……尽管工作繁忙,赵东元仍坚持每年都给本科生上《基础化学》,“我要从本科起就培养学生,将来我的学生们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