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上海喜添三位中科院院士 不满50岁谦虚淡然(图)

段树民,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段树民,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张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段树民:有用比有趣更重要

  段树民,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安徽蚌埠医学院,1991年获日本九州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先后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学习和工作,2000年初回国。主要研究胶质细胞参与神经信息处理的机理,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阐明了大脑胶质细胞突触也具有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可塑性。

  在不同的场合,段树民被问过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不留在国外一流实验室,却选择了回国做研究?对这类问题,人们总是下意识地去寻找充满激情的传奇,就好像段树民的前辈、刚刚去世的张香桐院士上世纪50年代所经历的那样:克服重重艰难,不计个人名利,回到祖国怀抱。

  “其实现在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回国不一定就意味着放弃优厚待遇,或者经历什么艰难险阻……”段树民告诉记者,报效祖国当然是科研界很多“海归”的愿望,但从个人前途出发,回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研究环境得到改善,机遇很多,跟国外同行的交流也没有障碍,在文化认同上又有优势,为什么不回国呢?”

  段树民至今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回国以后、在上海生命科学院神经所实验室里诞生的:段树民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包括大脑胶质细胞对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产生起关键作用、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形成的突触联系也具有可塑性、胶质细胞溶酶体具有释放信号分子ATP的功能等重要成果,改变了人们对胶质细胞的一些传统认识。这些成果分别发表在《科学》、《神经元》和《自然细胞生物学》等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并获2006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段树民出身于安徽蒙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下放过农村两年。1977年恢复高考时,当年考上安徽蚌埠医学院。“读书时,我不是学习最拔尖的那一拨。”段树民认为天赋固然重要,但坚持、投入和付出更重要。他说自己当初的理想是当一名好医生,但本科毕业考研究生时,临床医学专业需要两年工作经验,就这样他选择了基础研究,一直走到今天。

  “我并不认为当院士就一定很了不起。”段树民说,最近他回安徽参加了入学30周年的大学同学聚会,大部分同学都在当地基层医院默默无闻地做医生,但他们的工作在段树民看来非常有价值。“对社会有益、对人有帮助就能获得尊重。并不一定要当院士才行。”段树民说,如果不做科学家,说不定他也是一位很好的医生。

  眼下段树民要承担新的角色:中科院院士。他告诉记者,神经所提供的科研环境和氛围是他事业发展的关键。他会继续留在科研第一线,踏踏实实地把工作做好,多出一些成果,给底下的博士生更好的平台。另外,院士身份能让他关注一些自己有兴趣但短期内不一定能出成果的新课题。“当然,我始终认为,科研成果必须对人类有用、有意义,这比‘有趣’更重要。我希望我的工作能帮助人类认识脑的工作原理,对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张经:对经费“看得很紧”

  张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88年获法国居里大学博士学位,并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与荷兰海洋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之后回国。在系统地研究中国河口中痕量元素与生源要素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浑浊河口的生物地球化学理论与物质循环模式。剖析了痕量元素与生源要素通过大气沉降向中国海的输运特点,为诊断大气沉降对西北太平洋边缘海的影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比体系。

  采访张经的同事、学生,大家都觉得,和他一起工作有“压力”,不仅因为他顶真、要求高,还因为他“抠门”。作为课题组负责人,他对申请到的每一笔国家科研经费都“看得很紧”,要让科研经费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绝不允许浪费、挪用。和他一起吃饭都比较“辛苦”,因为他总是连汤水都“一扫而光”,自己绝不浪费,也看不得别人浪费。

  “我们的国家还不太富裕,有些地区还很贫困,如果我们拿了科研经费却做不出好的研究成果,将会对不起老百姓。”这位大牌教授首先对自己就很苛刻,从青岛前往舟山群岛调研,途中竟坐了一夜的硬座火车;一次去浦东开会,下了地铁,没找到公交车,他竟步行了近1小时找到会议地点;他请手下的科研人员吃饭,一向自己掏钱,不动用课题组的经费……

  对科研仪器,张经无比珍视。一次,他带领研究人员开展黄海、东海航次的科学调查。晚9点左右,船上收到最新气象预报———考察船正处在台风将要经过的路径上。张经要求大家加固实验室仪器设备,避免损坏。当时船舱温度高达近40℃,大家把价值百万元的“流式细胞仪”用绳索加固在实验台上。张经发现后,坚持要求拆下来装箱,把箱子固定在舱板上。他和大家冒着高温用绳索把仪器箱捆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觉得万无一失为止。第二天早上,科学考察船遭遇了11级的大风浪,船体剧烈摇摆,船上许多物品散落一地,而已被牢固固定的仪器设备未遭损伤。

  海洋科研人员经常出海,在大风大浪中颠簸是家常便饭。大海的波涛与实验室的水滴,构成了张经的“水世界”。

  2000年10月底,张经所在的科学考察船“东方红2号”一驶出青岛港,就被南下寒流伴随的大风大浪所困,每日风浪在7—8级。一般的航海船只此时多半已停航或是进入避风港。这种情况却令海洋考察研究人员“亢奋”,因为这是获得宝贵科学资料的大好时机。张经增加了观测内容和次数,并在颠簸起伏、来回晃荡的考察船上向波涛汹涌的大海投放测量仪器。其间,投放的深水采泥器尤其沉重,通常要反复多次才能投放成功,张经与同事们一遍又一遍地向大海深处“探险”。

  张经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午饭和晚饭,一般都在学生食堂解决。“这样节省时间。我们搞科研可能暂时在硬件方面还不如发达国家,但我们有聪明的头脑,可以花上比外国人多一倍、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开展研究工作,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上一页] [1] [2]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赵东元 | 段树民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