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慨叹“兔死狐悲”
在外人看来,律师是一个风光体面的职业,但事实上,尤其对年轻律师来说,是异常艰难的,他们要忍受煎熬和是否能“入世”的考验
2007年12月23日,事隔五天后的一个晚上,本报记者和宝鸡律师阿东(化名)聊天时,他再次伤心地说起了这件事情。
阿东说,小白虽已“入土为安”了,但作为他的一个同行和朋友,心情无法平静,依然沉浸在难于言说的哀伤之中,“不单纯是因为小白的死,而是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在外人看来,律师是一个风光体面的职业,也算是白领行业吧,但事实上,尤其对年轻律师来说,是异常艰难的,他们要忍受盘剥、煎熬和是否能"入世"的考验。”
阿东说:“我倒没有听说小白有什么家庭矛盾,但一直以来,他好像工作上都不顺利,要么就是案源太少,要么就是代理的官司很小,要么就是屡屡败诉”。
一位熟悉小白的法官说,他在法庭上看到过小白给别人代理案子的表现,“正儿八经考过国家司法考试的律师,还是有些水平的,但代理的大都是些标的很小的案件”。
“他不会拉拢关系,也没有经济能力去拉拢。”这位法官说,小白的社交范围比较小,也不太爱说话,他接触过很多和小白同龄的律师,有些人“上道”也快,知道和法官搞好关系,案子胜得多了,在圈内就传开,慢慢地也就有了知名度,当事人也愿意找。
谈到和法官搞好关系,阿东说,在类似宝鸡这样的中小城市里,公检法单位的人,律师大都认识,有时候案子到了法院,在有“自由度”的情况下,法官自然倾向于和自己有交情的律师,“这个现状,与中国人的办事爱找熟人的习惯一致”。
而与法官搞好关系,又有多种多样的渠道和方式。阿东说,比如找领导或熟人引荐、逢年过节“走动走动”、案子开庭之前约了“坐一坐”……作为年轻律师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有两个抹不开:一个是不懂“人情世故”,觉得放不下律师的架子;另一个确实是囊中羞涩,没钱去跑动。
“小白就属于这种不成功的律师,从业六七年了,一直没混出个名堂,而且渐渐陷入了恶性循环:难于接到案子——接到也打不赢——没人再愿委托——案子更难接,这样下来,他自己慢慢对从事的这个职业也没有了信心。”阿东说,小白似乎也没有和别人说过他的这些无奈,但性格却慢慢地变了很多,以至于后来生活窘迫,到处借钱,再后来又参赌,才一步一步滑进了人生的陷阱。
12月20日,北京律师张新在中国律师网上发帖《这是中国年轻律师的悲哀吗?》,他针对目前青年律师的生存状态,谈到刚入行律师生存的艰难:“在北京,一个月几百块钱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可他是一个律师啊!他用了四年的时间学习法律,一年的时间考司法考试,还有一年几乎不给钱的实习生涯。北京还是全国几个给实习律师工资的城市之一,其他地方更是喝西北风”。
针对此帖,记者近日联系到张新,他得知宝鸡还出了年轻律师自杀的事情,感到吃惊。他说:“现在年轻律师确实混得比较艰难,我是深有感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