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北京大学燕南园,树干在阳光的照耀下枝影斑驳,鸟雀的叫声使整个院落显得更加安静。北京大学居委会就坐落在这里。
2008年,即将37岁的居委会党支部书记童文霞,在这里工作了8个年头。
在这里,她不仅每天处理着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小事”,她也在这里经历了自己人生的生死大事,这个当年应聘来的工作,给她的生命注入了酸甜苦辣和坚毅淡定的内涵。
2000年,童文霞来到居委会工作,虽然工作的收入微薄,她仍然把它当成一项事业来做,倾注着自己的热情。
在她组织下,园区里的老年人开始排练起了民乐,组建了合唱团,办起了交际舞会……居民的生活也开始像他们身边那些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们一样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北大校园里,有很多空巢家庭,老人们在生活中对童文霞和她同事很是依赖,而童文霞更是把老人们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呵护照顾。
居委会工作看似简单实则繁杂。“我们居委会是上级领导和居民们之间的纽带,我们的作用就是承上启下。既要不打折扣地执行好上级下达的命令任务,又要为居民办实事,安抚他们,让他们觉得日子越过越舒坦。”童文霞经常用“螺丝钉”来比喻自己的工作。
童文霞从小生长在北大,除了当年自己偷偷报名参军离开了3年,她几乎没有离开过这里。“当兵的经验实在是太宝贵了,我的性格甚至人生的改变都源于当了这3年兵。以前的我任性顽皮,而当过兵以后我面对许多事情变得冷静而宽容了。”
也许正是因为军营生活的历练才使童文霞面对病魔的时候,像一个沙场上的英雄。
2007年9月1日,她像任何一个周六的下午一样在家里休息,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她突然深度昏迷。
醒来已经是第二天了。而这个大大咧咧的人竟然自己开车从医院来到居委会上班!像个没事儿人一样,挨家串户地去拜访老人去了。
5天之后,她再次深度昏迷。醒来之后,她才意识到“我生病了”。她被诊断出得了少枝星形细胞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脑瘤。
住院前她来到居委会,告诉领导:“对不起,派我去帮助别的居委会的工作我可能做不成了,我住院回来一定去。”
9月7日她住进了医院,仅仅3天,医院就给她做了手术。手术非常成功。
9月13日,是童文霞36岁本命年的生日,医院里来了许多居民,而她躺在病床上昏迷,没有知觉。
由于及时得到了治疗,更是由于童文霞的乐观坚强,在与病魔的这场搏斗中,胜利属于了这个爽朗热情的女人。
休息了不到3个月,童文霞再一次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她能够带病回到她热爱的工作岗位上,是出于她对工作的热诚。她反复强调:“我是真心喜欢我的工作,我觉得在居委会为大家服务心里特别踏实、特别开心。”她在居委会负责党建、妇女、计划生育、网络宣传等工作,说起最近的工作她神情似乎有些黯然,“大家都把我当做病人,这也不让我做,那也不让我做,我不喜欢这样,我希望大家把我当做正常人,让我继续好好地为大家服务,这样才舒心。”
也许是经历了病痛折磨,原本善良的童文霞如今对于公益事业更是热心,她为“贫困母亲”、“希望工程”积极捐款捐物。在她的办公桌一角还摆放着云南希望工程颁发的为贫困大学生捐款3万元的纪念证书。当提及这些的时候,她羞涩地说:“这些都是应该的,不用说了。”
童文霞虽然在居委会工作,但是她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从小喜欢画画的她在大学里学习广告设计,还有一年就可以毕业了。她说:“我一定会坚持把这个本科读下来。”
她曾先后两次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还被评为北京市基层妇女组织先进个人及海淀区三八红旗手。2007年她参加了海淀区第十届妇女代表大会。
这就是童文霞,一个看似平凡却比我们平凡人多一些坚强多一些热忱多一些努力的人。她对待居民真心,对待家人无私,对待朋友大方,对待陌生人友善,对待自己却总是敷衍。
认识她的人,都会被她爽朗的笑声所感染,为她浑身散发着的活力所触动,而她平和的人生态度,尽善尽美的工作态度,更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执著的追求。
其实,生活中给我们以启迪的人,往往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