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 数字财富
2007年,上证综指涨幅为96.66%,深证成指涨幅为166.29%,成为全球表现最强劲的股市之一;两市总市值从8万亿元暴涨至32万亿元。
然而,即使是幸运地撞上了难得一遇的大牛市,对于投身其间的股(基)民来说,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只有48%的股民在股市获利,持平的为13%,亏损的超过37%。
在广州某报社工作的张小姐2006年底进入股市,先后投入近30万资金购买股票和基金。让张小姐做梦都没想到的是,到2007年底一盘点,股市资产已经达到55万,收益超过25万。然而,数字财富的增长,让张小姐并不踏实:“股市会不会在奥运会结束后崩盘?自己要不要从股市抽身?”
相比张小姐,在广州太平洋电脑城经营鼠标的老李则没有这么幸运。在“国”字头股票疯涨的2007年10月份,老李终于受不了诱惑进入股市。老李本来是想趁着行情好,在股市里捞一把,换辆新轿车,风风光光过个好年。谁知道刚尝到一点甜头的老李在11月中石油上市后,投入30多万买入中石油,此后中石油和大盘一起跌跌不休,一个月不到老李就亏了8万多,最后不得不割肉出局。“早就告诉他,不懂炒股就不要投太多资金进去,不听劝。本来想从股市挣一辆车的,想不到却亏了一辆车。”老李的爱人数落道。
伍 人民币升值了
2007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升值幅度接近6.4%。这一升值幅度远超央行年初定的3%的目标。
相比楼市和股市对居民钱包赤裸裸的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则要间接得多。但可别小看这个间接影响,股市、楼市、CPI等风云变幻的背后,都与人民币升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正是因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这两年,几千亿美金的热钱,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国。现在中国能够被炒的东西都被外资看中了,在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中流传着一句极端的说法:买进中国一切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包括垃圾。房价上涨,股市狂飙,这些热钱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人民币升值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影响着普通百姓钱包的厚薄。
人民币升值,给外向型制造业带来的冲击最直接。张女士是广州增城一家中型制衣公司的老板。2006年,因为工厂更新设备,年底资金紧张,工厂给员工(包括车间工人)的年终奖只有前年的一半。在“民工荒”越来越严重的形势下,为了留住人,张女士2007年开工之初就许诺年底会给员工一份满意的年终奖。眼看年关将至,向工厂人事部经理郑先生询问年终奖的员工越来越多。“人民币升值快,出口生意越来越难做,老板许诺的年终奖,看来希望不太大了。”郑先生对此也无可奈何。
陆 工资还没加呢
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加工资一样!
多年以来,在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面前,能保住自己的饭碗,对很多人来说已经要念阿弥陀佛了,加工资?那无疑是一场美梦!
然而,在物价、房价疯涨的2007年,再不涨工资,不是员工会出问题,就是整个社会会出问题。
正因为此,从去年年中开始,关于涨工资的话题,就成为全国各地媒体报道的重点,到了年关,工薪阶层要求加工资的呼声更高。据Hay(合益)集团发布的薪酬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我国工薪阶层的基本工资平均增长9.1%。
但是,各地反馈的信息显示,加工资,更多的是在事业单位、行政部门和一些垄断性行业,而在广大的企业中,更多的“打工者”对涨工资的感受,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去年11月份,在广州某书店工作的周先生,意外地发现工资单里多了500元,一打听才知道,公司从11月份开始加工资了!要加工资的消息已经在该公司流传了半年多,一直都没有落实。本来都绝望了,过年前公司却给了员工一个惊喜。
一些人的愿望得到了实现,还有一些人仍然在希望中煎熬。“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在写年终总结时,在广州某杂志社工作了4年的陈先生直接抱怨道。一位对加工资已经绝望的网民,甚至将《月亮之上》改编成《加工资之歌》:
谁在呼唤,
工资快涨,
涨钱的渴望像白云在飘荡。
东边借钱,
西边还贷,
一摞摞的钞票,
就送到了银行。
在工资没涨的沧桑中,
致富的路在何方?
跟谁商量:
让工资涨涨!
柒 政策倒是变幻莫测
如果说CPI、股市、楼市等是影响老百姓钱包厚薄的重要因素,工资是影响老百姓钱包厚薄的关键因素,那么,国家采取的是藏富于国(政府)还是藏富于民的政策,则是影响老百姓钱包厚薄的决定性因素,政策的制订是通过理性分析,还是只是专家的拍脑袋行为,则是影响每个人对财富的预期。
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达5万亿,同比增长31%左右,这已是国家财政收入连续多年以超过GDP一倍的速度在增长(1990~2004年,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5%,2003~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与政府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相比,居民收入的增长却一直在低位徘徊。不敢花钱成了大多数人的日常心态。
2007年,我国股市的印花税达到3000亿,是2006年的10倍。这主要得益于股市交易的火爆及印花税率从1‰调高到3‰。不管股民有没有挣钱,3000亿税收是实打实地进了政府的口袋。调高印花税,相关部门是采取“半夜鸡叫”的方式,干脆利落,结果就是股市一片惨绿;而此后呼吁调低印花税的呼声此起彼伏,相关主管部门却充耳不闻。
楼价的快速上涨,也和各地的土地财政密切相关。土地财政在“培育”了一大批房地产富豪的同时,也变相地将很大部分居民财富转变为政府财富,同时让房价的涨跌无从可考。
……
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的财政收入为3.9万亿元,当年日本的财政收入折合人民币约3.2万亿;2006年中国老百姓的总收入是9.43万亿人民币,而日本老百姓的收入折合人民币是38.6万亿。显然,在财富分配上,中国更多的资金流向了国家而不是民间。
人是生活在希望之中的,日子因为有盼头才能过,政策转向藏富于民,老百姓钱包鼓起来的希望越来越大。如果政策还是变幻莫测,总是打击着人们的预期,那么所谓的幸福感又从何谈起呢?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