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道里区采取听民声、解民难、建制度“三轮驱动”的办法,促进社区和谐建设,在全市各区县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考核中名列前茅,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不仅为和谐社区建设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也为和谐社会建设在社区破题留下了诸多思考。
拥有76万人口的道里区是哈尔滨市中心城区。区委书记石嘉兴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社区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一些群众上访事件的发生,大多是因为群众的疾苦缺乏畅通的反映渠道,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发展而成的。为了解百姓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2006年3月,道里区开展了民生民意网上征询周活动。
道里区政府办副主任孟繁明说,征询周期间,区委书记、区长在线听取群众意见、现场进行答复。仅一周时间,他们就收到群众意见和建议228条,办理回复177条。大民兴街一位市民反映,附近一家酒吧每晚唱歌、跳舞,一直到凌晨2点多钟,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道里区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对居民反映强烈的17家扰民歌厅进行了查处。
民生民意网上征询周让区委、区政府领导深受启发,他们决定将民生民意网上征询活动坚持下来,作为一项日常的工作,使之成为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
只有解决弱势群体最需要解决的困难,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现已成为道里区干部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河曲社区特困户子女张盼盼2006年9月考取了齐齐哈尔大学,由于父母相继病倒住院欠外债3万多元,张盼盼想退学救母,区领导得知后,立即组织全区募集资金5万余元进行救助,使其父母得到及时治疗并康复,张盼盼也重返学校。这一行动成为当年感动哈尔滨十大人物之一。
石嘉兴说,解决弱势群体的困难必须“举一反三,穷尽一类”,因为不解决弱势群体困难,社区和谐建设就是一句空话。
建设和谐社区工作量大,事杂,必须有行之有效的制度进行保障。道里区先后制定了社区党委工作细则与工作标准,在全省率先推出《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不断完善对社区干部考核。明确规定,社区工作人员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错办追究制。并将原来街道党工委对社区党委考核,改为社区居民代表、党员代表等测评,社区工作人员干得怎么样,群众说了算。
道里区江桥社区主任王胜全说,为搞好服务他们花两年时间为辖区内全部居民建立了联系档案,特别是对急需帮助的老弱病残等人群全部心中有数,并实行包片管理,每人一片,一包到底,使社区服务工作质量明显提高。(据新华社哈尔滨1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