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10:17,青岛客运段接到路局紧急调度命令,要求立即抽调人员随两列绿皮车支援广州局,运输因大雪滞留的旅客。接到命令,段领导们思考着,按照计划一列车从青岛四方火车站开出,需要紧急调人;另一列车从山东省曹县火车站出发,乘务员全部随车前往。
按照铁道部调度命令,12点列车必须准时出发……截至1月30日,由青岛列车段支援的从深圳开往襄樊的列车,运送旅客2763人;另一由广州东始发开往武昌的列车,运送滞留旅客500多人;从武昌往广州开出,运送旅客1500多人。
26日,四方至曹县5022次列车乘务员经过一整夜的劳累,6:41到达曹县后刚进入梦乡。当钟表指向10:32,正在添乘的管快车队队长王进接到了段领导的通知,要求在11:30前,连车带人奔赴广州支援。“还剩1个多小时了!”王进赶紧起床,叫醒列车长张晋亨,两人一合计,赶紧分头叫醒乘务员。当乘务员得知要去广州屯兵,立刻议论起来:“这些天电视报道南方下大雪,车站滞留了许多旅客,谁不盼着早点回家过年”,“是啊,我们顶多再多跑两天,虽然辛苦点,能把滞留旅客早点运到家,也值得。”大家简单收拾了下随身携带的行李,就迅速从公寓赶到车上。忙碌了一夜的乘务员,守在开往广州的列车上,伴随那一声鸣笛,心早飞到了那人山人海的广州。
与此同时,车队书记范群林也在紧张忙碌着,要组织50名乘务员值乘去广州的车。1个多小时间里,他联系着在家休班的乘务员,每接通一个电话就赶紧说:“要去广州屯兵,把家里事安排好12点赶到港湾车库。”简单的话语,传达着一个紧急的命令。从范书记的语气里听出事情紧急,时间紧迫,乘务员们放下电话,赶紧准备行李。有的乘务员刚洗了衣服,还没干就塞进包赶来了;有的来不及和家人说一声,就匆匆直奔车库;有的家远的怕赶不车,就打的赶往港湾车库。58岁老职工苟元诗,虽然年老体弱,可接到电话后,也好不含糊的赶到了车库。短短1个多小时,所有接到电话通知的职工全部赶到了港湾车库,确保了屯兵人员的全部到位。11点30分,列车准时开出四方站……
列车开走了,十名福州车队的小伙子也可以回家了。原来,段上接到命令后,考虑到职工住处分散,怕人员难以迅速召集,就让福州队紧急调人。当接到通知后,他们二话没说从家中、从外地赶来了。没有任何准备,但他们对任务却是异口同声地说“没问题”。当得知管快车队的人员到齐、他们不用去广州时,年轻的小伙子们不死心,一直在问:别的车还需要吧?当得知不用时,才有点“耿耿于怀”地回家了。
屯兵支援的乘务员们出发了。为帮助他们解决在外的困难,两名段领导班子成员也随车出发了。段上组织休班党团员骨干成立了服务小分队,开通了“服务职工热线”,随时为困难职工、在外不能回家的职工家庭服务,已将79名在外职工的年货送到了家里。说起服务小分队的小伙子,也是刚退勤回来不久的乘务员。他们一身未来得及换洗的工作服,满面精神中透着疲惫、带着倦意,但丝毫不影响热情、不影响干劲,他们帮职工送年货、干卫生,“充实”着休班的日子。
1月28日,列车已满载旅客从广州出发了。当连线列车时,面对焦急的旅客,乘务员在创造卫生环境时,也在营造着精神环境,劝慰着旅客,也安慰着自己:把旅客安全送到家,我们也好回家过年了!他们给家人发出的短信,简单的也只有几个字:平安,放心吧!
一字字,一幕幕,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然而这种无怨无悔,默默奉献,却留下了一道道简单而又深奥的思考题:列车员侯民强,当随支援列车到达广州时,接到了父亲病危的通知―――作儿子的能不了解父亲能不知道父亲的病情吗?程铁力,妻子长年卧病在床;金忠民,父母病重……许多人的名字,写在车队的困难档案上,但职工们说:旅客利益高于一切!
青岛段领导动情地说:春运就是战场,我们乘务员在这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将面对体力和思想的最严峻挑战,可以称之为最可爱的人!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