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姜明)天津市南开区总工会从退休和下岗人员中招聘的27名专职工会工作者,扎根基层,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有效破解了街道及非公企业建会难、维权难、工会发挥作用难等问题,而且改变着辖区及社会各界对工会的认识。
去年一年,南开区新建基层工会324家,基层工会总数达1524家,两项指标均居全市第一。
据了解,南开区大多数新建企业集中在街道,外来务工人员多、流动性大、劳动关系复杂。过去,由于街道没有专职工会干部,建会及工会工作开展受到严重影响。为此,南开区总工会与区政府讨论决定,在12个街道总工会和科技园区等3个工会联合会,招聘27名专职工会工作者。这些人员均具备一定文化程度、政治素质和工作经验,很快成为街道工会工作的新生力量,搭起了区总与基层单位之间收集情况、反馈建议的桥梁,在基层建会中大展身手。
一位专职工会工作者情真意切地说:原来在企业,从事过管理和党务工作。企业没有了,自己也像没娘的孩子。现在,我又成了工会工作者,又有了用武之地。有工会人士认为,通过招聘方式,可以有效地整合人力资源,把分散在社会上的工会人才资源发掘出来,为街道社区工会组建服务。
南开区有外资企业200多家,建会任务十分繁重。外经贸委工会联合会成立后,新招聘的两名专职工会工作者不辞辛苦,多次深入企业宣传建会。他们联合工商等执法部门共同推进建会,并利用外资企业每月初送统计报表的机会,把建会登记表发放到企业,跟踪落实并进行反馈。
南开区总工会一位负责人表示,此前,区总受限于人手紧张,很难深入到数千家基层单位开展工作。但专职工会工作者却凭着热情与执著,争取了大部分非公企业加入到工会中来。广大职工对他们的评价是:工会组建率高了,维护职工权益的面广了,对工会的信任也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