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对行政程序进行统一立法。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41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尽快制定出台《行政程序法》的议案,对行政程序进行立法,可以实现从管理者中心模式向公民权利中心模式的转变。
要“保障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党的十七大这样明确提出。
有关专家呼吁,一定要对行政程序进行统一立法。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41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尽快制定出台《行政程序法》的议案,希望通过对行政程序的约束,推动行政决策更加科学。专家认为,对行政程序进行立法,可以实现从管理者中心模式向公民权利中心模式的转变。
“征地不需要村民同意”
2月22日,中国商报以《温州一村委会“移花接木”伪造征地手续》为题,报道了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海滨街道蟾钟村村民在不知晓的情况下耕地被征,而且在征地文件中该村主任复制村民签字,从而使耕地被征。
据了解,该村村主任李新梁已在多个场合承认了签字表造假事实。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征地过程中,需不需要村民同意成了问题的焦点。对此,温州市龙湾区国土分局局长张亦松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村民不同意也是要征的,征地是告知程序。根据《土地法》规定,征地过程中没有村民同意这个程序,也就是说,征地并不一定要求村民同意。
据中国商报记者从专业人士处了解,征地过程中需要村民同意的法律依据有两个。一个是国务院2004年下发的第28号文件,其中规定“在征地依法报批前,要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告知被征地农民;对拟征土地现状的调查结果须经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确认”。另外一个是《村民组织法》第十九条规定,村民会议认为应当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对于这两个法律文件,张亦松局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国务院28号文件是法规性文件,土地部门要考虑是法律(土地法)大还是文件大,文件应该服从法律。对于《村民组织法》,张局长说,《村民组织法》是村民的事情,不是土地部门执行的,土地部门执行的是《土地法》。至于村委会提供的材料出现问题,土地部门很难审核,比如蟾钟村征地材料中的村民签字造假问题,要有公安部门介入才行。
张亦松局长告诉记者,土地部门执行的征地程序是“两公告一登记”,“两公告”是指征收土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一登记”就是村民领取征地补偿款的登记。张局长表示,以后土地部门可能会在程序上做变通,在征地时,告知村民就可以了,不一定非得村民同意签字。
对于张亦松的说法,浙江天白律师事务所戴显雷律师提出了不同看法,就征地是否需要村民同意签字,《土地法》和《村民组织法》并不矛盾。在征地过程中,有关的手续绝对不应该采取造假方式取得,有关利益方的签字也绝对不可以复制。为了切实保护村民的利益,征地还应该举行听证会,这样才能了解村民到底同意不同意征地和补偿方案。
必须对行政程序进行统一立法
著名问题专家、北京理工大学胡星斗教授认为,在我国法制建设不完善或不健全的情况下,出现法律间或法律与法规间衔接不畅甚至打架的情况还是有的,在这种情况下,应切实从保护人民群众利益角度出发解决问题,这也是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部门的要求,而不能一味地从部门利益角度出发解决问题。
具体到征地程序,胡星斗教授分析指出,对村民而言,征地就是大事,如果仅仅“告知村民,不征得村民同意”,这样就剥夺了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而对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而言,其行政程序就存在问题。这其实就是部门主义的典型表现,完成征地的目的是造福广大群众,这和征地过程中要充分保护村民的合法权益是不矛盾的,为了征地而征地,完全忽略民意,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这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退步,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一定要对行政程序进行统一立法。”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陈伟兰提出了一份关于尽快制定出台《行政程序法》的议案,希望通过对行政程序的约束,推动行政决策更加科学。
“没有公正的程序,就没有公正的执法。行政程序法应该尽快出台!”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应松年曾多次呼吁。应松年带领团队,经过广泛考察和深入研究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程序法》草案,该草案附在陈伟兰等41位代表今年提出的议案中。
应松年说,虽然目前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对特定领域的行政程序作了规范,但这些规定比较零散、薄弱,也难免挂一漏万。因此制定一部涵盖所有行政管理领域的统一的行政许可法很有必要。
用行政程序法保障公众参与权
其实,保障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的“行政程序法思路”已经在个别省份悄然推广开来。
今年2月,湖南省公布了《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草案)》,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应松年就是该草案的起草组组长。
据了解,湖南的这个草案中明确了十类事项为重大行政决策,必须经过调查研究、专家论证、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和集体研究等必经程序,公务员的不作为与缓作为同样将受到处罚。
过去,往往是政府制定规章制度让百姓遵守。如今,湖南即将出台的行政程序规定是政府为自己制定“枷锁”,让百姓监督。有关人士评价湖南草案说,“这既是一部政府的程序法,也是一部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保障办法。”
“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专家认为,对行政程序进行立法,政府部门对公众的服务将会越来越周到,老百姓到政府办事将越来越便捷。来源:中国商报 记者 杨宏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