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期间将到北京展出的8只熊猫中,7只都在草地上玩耍,只有一只躲进房间呼呼大睡,不肯露面。 |
月底,3只大熊猫“美灵”、“仙子”、“晶晶”就将抵达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在南京开始它们两年的暂住生活。昨天,记者随红山森林动物园负责人奔赴卧龙自然保护区,迎接这3位“贵客”。由于即将从海拔1800多米的山林搬进南京居住,“美灵”、“仙子”、“晶晶”眼下正在卧龙接受封闭式适应性训练,到今天才能“出关”。不过,尽管没能见到3位熊猫宝贝,但记者昨天也有幸捕捉到不少熊猫宝宝的趣事。
幼儿园里教玩也教“吃”
从成都机场到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约5小时车程,其中一半时间都在盘山公路上。
中国林业科学院大熊猫研究中心、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都设在这里,所以熊猫们从小就受到了专业的特殊照顾:出生时,有专人接生;一岁左右上幼儿园;到了婚嫁的年龄,还有保育中心为它们“做媒”……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大熊猫幼儿园条件一点不比城里孩子的差。记者赶到时,熊猫宝宝们正在木马、滑梯、翘翘板上玩得投入,丝毫不受游人打扰。幼儿园老师介绍,“美灵”、“仙子”、“晶晶”都接受过“幼教”,除了玩耍,还有一项重要课程,就是赶在它们牙齿发育完全之前,教会它们吃竹子。
8只将赴京熊猫脾气各不同
面对膀粗腰圆的大熊猫,很难想象它们出生时的样子和小老鼠差不多。一手带大“美灵”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动物管理部副部长何永果,翻出2004年9月1日接生“美灵”时的照片,“不过100多克,尖头尖脑,全身皮肤都是粉红色的。” 对着照片,何永果还讲述了熊猫鲜为人知的皮毛“色变”。原来,熊猫出生后,通体粉红色,然后耳部、四肢等局部逐渐变黑,这些地方将长出黑毛;等毛长齐以后,黑色皮肤又会还原成粉色。也就是说,在长毛过程中,肤色发生了两次改变。
在普通人看起来,熊猫几乎长得全都一个模样。可是在专家看来,区分熊猫并非难事,“从它们的耳朵、脸型、鼻梁上的痣,还有性格区分”。对着今年3月已经合笼圈养的8只即将送京为奥运助威展出的熊猫宝宝,饲养员们只需看上一眼,就能报出它们的名字——“翠翠”体型最小;“凤仪”的脸是尖的;“福娃”有事没事都喜欢叫上一嗓子;“朵朵”最好动……
8个月大就开始吃饼干
熊猫的胃口很大,一天至少要吃20公斤新鲜竹子。“大熊猫苑”里走一圈下来,记者发现,除了啃竹子,不少熊猫竟然还抱着饼干吃得津津有味。“这是卧龙与圣地亚哥动物园联合开发的高纤维竹子饼干。”饲养员们介绍,熊猫半岁前主食母乳,8个月大时就开始吃饼干,应该说比学会吃竹子还要早。这种饼干的主要成分是竹粉、大米、豆类,很对熊猫的胃口。
“美灵”和“团团”是同胞兄弟
在熊猫幼儿园对面,记者见到了“团团”和“圆圆”。即将来宁的“美灵”正是“团团”的双胞胎弟弟,而“仙子”和“晶晶”则是“圆圆”同父异母的兄弟。
虽然因为弟弟走了,“团团”有些伤感,但是它和“圆圆”相处得十分融洽。“圆圆”嘴巴细长,性格调皮开朗,“团团”特别照顾它。前不久,它们一道与即将来宁的兄弟见了面,道了别。据介绍,“团团”和“美灵”的生母是“大熊猫苑”内的英雄母亲,连生了3对双胞胎。“这对兄弟,称得上是妈妈最光荣的一对孩子了。”卧龙自然保护区保育中心负责人汤纯香打趣地说。
让人期待的是,昨天是“美灵”、“仙子”、“晶晶”接受封闭式适应性训练的最后一天。今天,本报记者就能目睹这3位“娇客”的真容了。它们“集训”成果如何?是活泼好动还是慵懒好静?敬请继续关注本报的连续报道。
本报通讯员 白亚丽
特派记者 刘 远
本报卧龙4月15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