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不是经济的“戏台”
文/林蔚
40多年前,那场革“文化”命的运动开始时,人们一定不会想到,40多年后的今天,“文化”竟会在中国如此地时髦!尽管经过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跨度后,人们仍然与之前一样不大说得清“文化”究竟是什么,但有一点却很清楚,那就是40多年前被“破旧”破掉的一切,如今却不仅被重新拾起,而且受到了空前的热捧:汉服出场了,京剧进学校了,孔孟眼看着又差不多成“大成至圣文宣王”了,黄帝、炎帝等等等等各路先人的公祭“你方唱罢我登台”地上演了……不仅如此,民间机构欲“砸”200亿元仿造的“圆明新园”已经破土了……
不能否认,“文化”热潮汹涌,无论怎样都应感到高兴。
但是,性本该静的“文化”,一个时期以来这样突然地热闹起来,却也让人感到有点动疑。那些层出不穷的公祭以及声势浩大的文化建设项目,真的都是传承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吗?
不是笔者好质疑。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就曾让“文化”很热闹过一阵。不过,那时最热的“文化”品种是办各种名目的“节”。现在,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从某种意义上“文化”拥有了与“经济”同样重要的地位,因此,已少有人再明提“搭台”和“唱戏”的事儿了。但明眼人都看得出,祭这个拜那个,建这个“园”筑那个“城”,不少地方政府的目标指向其实仍不过是经济这台“戏”。
这真的是一件特别令人悲哀的事。当文化不是“目的”,而仅仅被当作服务于经济的“手段”,甚至成为包装地方形象的“政绩工程”时,所谓的“文化”还有什么尊严可言?
笔者并非认为文化不该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事实上,文化对经济发展从来都发挥着重要影响,甚至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如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应该认识到,文化确实具有其作为非经济附庸的独立价值,文化建设的目的首先应该是为了文化自身。
笔者以为,有必要将这样的观念强制性地灌输给早已习惯于把文化当经济“戏台”的诸多地方官。否则,任文化建设的功利主义继续大行其道,不仅一些所谓的文化建设可能最终会演变为最没文化的闹剧,而且,在劳民伤财地“异化”文化后,经济的“戏”也未必唱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