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嘉宾访谈
[提要] 《北大商业评论》主编胡泳、《财富时报》评论部主编黄一琨做客搜狐,对话剖析西方媒体的“客观性”:新闻报道有崇高特质,也有快速消费品的特征;西方媒体的客观性不是从“3-14”开始崩塌的,西方所谓的媒体理想模式其实叫霸权…[点击进入专题:“中国与世界”国际专家系列访谈] |
《北大商业评论》主编胡泳(右)和《财富时报》评论主编黄一琨(左)做客搜狐网。 |
胡泳、黄一琨对话,讨论新闻客观性与事实真相。 |
新闻客观性从来都不是一个普世的东西
黄一琨:您好,我是《财富时报》评论部的黄一琨,大家都知道最近一段时间一系列事件,包括奥运火炬传递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这其中,我们也看到西方媒体的一些报道,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大家对西方媒体过去倡导的一些客观性的原则,也产生了很大的质疑。有些人说这一次事件最大的牺牲者是所谓新闻的客观性,也是西方媒体在国内除魅的一个开始,我工作于一家平面媒体,我也特别想了解在当下我们怎么看待媒体的客观性,包括在很多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诞生以来,媒体客观性是不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话题,所以今天我们请到了新媒体观察家胡泳老师,他最近在搜狐博客上写了《到哪里去寻找真相与客观性?》这样一篇观察文章,先请胡老师谈谈他最近的观察和看法。
胡泳:非常高兴跟搜狐的广大朋友交流,刚才黄一琨提到说在这次奥运火炬传递中,新闻客观性是不是一个最大的输家的问题。这次实际上对于中国很多民众来讲,他们说自己认识到了西方媒体的虚伪以及他们的意识形态的包袱,我们能够看到网上排山倒海的对于CNN,对以CNN为代表的新闻媒体的攻击,当然也有很多人可能说原来他们还有一些希望,但是现在这个希望破灭的过程。
新闻客观性只能是一个理想状态
胡泳:我们能看的很明显,其实新闻的客观性,我们知道在任何一个新闻学院里面,凡是搞新闻的学生,在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他们传授说做新闻的时候要保持一种中立的第三方的态度,努力的实现客观,使新闻做到平衡。实际上我们说这是一个理想状态,我们说我们新闻记者之所以要从事这个行业,那是因为我们对这个行业,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一些追求,一些信仰,所以说我们说我们要追求新闻客观性的。但实际上新闻客观性从来都不是一个普世的东西,换句话说,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整个全世界来讲,新闻客观性其实都是一直在讨论的问题。
胡泳:我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概在美国2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调查性记者,我们叫做扒粪的记者,当时有一个记者叫做林肯-斯蒂芬斯,他和纽约警察局的警察混的很熟,因此常常能挖到警察局的一些内幕的东西,因此他就把这个东西写出来。他所服务的报纸,在纽约还有其他的竞争对手,另外一个主要的报纸老板,同样也把犯罪新闻的这个记者叫去,说你看人家挖到了这么多东西,你为什么没挖到。于是那个人也就跟警察交朋友,最后也做了一些林肯做不到的东西。这两个人等于在这个地方,其实我们知道是新闻同行之间的一种竞争,但是竞争的结果就导致纽约普通的读报的人群突然发现纽约什么时候犯罪率变得如此高了,怎么到处都是犯罪事件,好象你出门,哪里都不安全。当然这个事情,当时美国有名的政治家,后来当了总统的罗斯福(罗斯福当时在美国是一个管治安的)跟这两个人也很熟,就叫过去问怎么回事,他们就说如此如此,罗斯福就说你们赶紧停止。
记者本身也有可能是新闻制造者
胡泳: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就是说,尽管记者可能是怀着一种客观性的理想,说我们要真实报道发生的东西,但是实际上来讲新闻在很大程度上来讲,不纯粹是一个对现实的反映,换句话说,记者本身不是一个纯粹反映者,他有可能是一个制造者,当他制造新闻的时候,其实这种制造的过程,有句老话讲,你吃香肠但是不要看香肠的制造过程,其实这个制造过程很多地方是经不起严格推敲的,因此我们说新闻客观性是一个理想,是一个要灌输给新闻记者的价值,但是他们在现实当中实现与否,一向是大打折扣的。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