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的稳压器,也受到了户籍的限制。比如,医疗保险异地不能报销;流动人口养老保险不能异地转移;对于城市低收入人口,包括新迁移人口一旦由于种种原因丧失获取收入的能力,最低生活保障却仅仅限于本地户口的当地人享有
有些事情一出生就会被注定。
比如,不论出生在哪里,属于城市人口还是农村人口,是大城市的人还是小城镇的,都取决于父母户口所在地。
这些不同,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这也是中国目前户籍制度的弊端之一:不同的户籍导致同命不同价、不同就业机会,以及天壤之别的受教育机会等等。
追溯历史,这个制度的建立在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人口构成中的城乡二元结构由此确立。这个制度的后面,是计划经济年代的不同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在“发展”的驱动下,因户籍制度带来的束缚,有些被不断地突破,有些却被有意无意地得到加强。购房落户,风行全国的户籍新政
中国实在太大了,地区差异可以让同样的政策,在一个地方推行正酣的同时,在另一个地方却已经叫停。比如,购房迁户口,在云南昆明和广东珠海就面临不同的命运。
从1月20日开始,凡在昆明市拥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生活来源,且实际居住的,本人可申请落户。即使本人不拥有房屋产权,只要单位住宅具有房产证,且分配给本单位职工居住满5年以上的,职工本人也可申请落户;大学毕业生可以选择先落户后就业。一句话,“落户昆明更加方便了”。
在广东珠海,从4月9日开始,暂停一切形式的户口迁入。在暂停购房落户外,诸如夫妻、父母、子女投靠入户,大中专毕业生入户,暂住人口入户等所有户籍迁入都暂时停止。
对于云南昆明“城门大开”的新政策,当地研究人员认为,昆明处在一个新的加速起跑点上,新规定是顺势而为,因为昆明需要加快城市化进程,需要消除人员流动的障碍。同时,这项政策还可以解决二代农民工,甚至三代农民工的生存尴尬问题。
对于广东珠海“关闭城门”的做法,有人评论说,购房落户在促进房地产勃兴、拉动珠海经济发展确实拥有很大贡献。但是,随着珠海12年免费教育、全民医保、老年人免费乘车等民生政策的实行,大规模增加的人口势必带来巨大的公共财政压力,这应是政府决定停止购房落户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昆明的改革并非全国首创,珠海的困境其他城市也曾经出现。
户籍改革中,第一个“吃螃蟹”的是一个县级市,浙江省宁波奉化市。2000年11月28日,奉化市出台新的城镇居民户籍制度。新制度规定:凡在建成区内拥有合法固定住所、且具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非城镇户口公民,都可以按照自愿原则申办城镇户口。这项面对全国的户籍新政的改革方向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外来人口本地化”。8年来改革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奉化市城区办理入户的25000多人。
2001年年中,增加了附加条件,即“购房落户者,房屋面积要大于80平方米;以引进人才身份入户宁波的,必须是大专以上学历”,宁波市公安局把奉化的经验推广至整个宁波市,但是,这个政策目前已经叫停。2007年9月1日以后购买的住房,已经暂时停办理户口迁移。
此外,1995年深圳决定在宝安、龙岗两区实施购房落户政策,2003年4月取消此政策;从2004年7月1日起,在佛山购买“二手房”以及没有办理房产证的佛山市外居民不再办理购房落户;2008年1月1日,东莞取消购房落户的政策;郑州、河北石家庄也进行了相对彻底的户籍制度改革,不过后来也都叫停了。人口剧增,房价暴涨,大城市不堪其重
各城市推行以“购房落户”为主要内容的户籍改革,都有其“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效果堪称立竿见影。
奉化户籍制度改革是由当地公安部门率先提出来,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理外来人口。这个提议恰好契合了当时市政府要突破经济建设发展受制于“人气不旺”的需求,因为奉化市区人口长期徘徊在7~8万人。
这个增加人气,促进发展的户籍新政,直中户籍中城乡二元结构的“七寸”,效果显著。据媒体报道,自新制度实施以来到2005年,新增城镇人口1.08万,市区人口一举突破了10万,新增内、外资企业160多家。房地产市场也因此被带动起来,每平方米房价由当年的不到1000元上扬到2000元左右,商品房期房销售率也从55%上升到90%,成交面积增长了100.9%。
珠海购房落户政策此前已经经历了两次演变,2002年6月,开始实施时是“没有最低购房面积规定,购房落户人员包括配偶、父母及子女,二手房也可享受购买新建商品房的入户政策”;2004年7月进行调整,规定购买需高于75平方米的新房,购房落户人员只限于业主本人、配偶和18周岁以下子女,另外还对二手房做了规定。
对于珠海户籍制度的改革,有研究者认为,这种制度,除了购房落户外,对调动、转业、投亲靠友等传统的渠道开放,也对大学毕业生完全开放,为珠海输入和储备了一定的科技、管理人才,同时,也为珠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问题的另外一面是,人口增长过快。珠海近年户籍人口平均增长超过4%,而全省户籍人口平均增速为1.38%。
宁波叫停购房落户政策,更多的原因在于房价暴涨。统计数据表明,宁波房价涨幅曾连续多年跻身全国70个大中城市前列,2007年以来,市区房价持续攀升,5月宁波市区商品房销售均价已达8300多元/平方米,此后屡创新高。
在这种情况下,当初是“为了吸引外地人才,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繁荣房地产市场”的购房入户政策,已经不符合宁波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叫停不属意外。户籍附加物,各种福利和权利
当城市户口与商品房捆绑在一起时,吻合了人的逐利本性,趋之若鹜是必然的结果,于是,拉高了房价,促进了房地产市场。效果所以明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城市户口,尤其是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城市户口含金量很高。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目前只实现了省市统筹,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财力雄厚,在这些方面的投入自然比小城镇和不发达地区高。所有这些,能否享受到,取决于是否拥有该地的户籍。
2003年,郑州市放开户籍管理,只要是在郑州市租房或投靠亲戚的外地居民,都可落户郑州。结果,外来移民多是学生,学校资源出现空前紧张。有报道说,一个班里塞了90个小学生,但还有很多适龄儿童上不了学。还有的城市,为吸引人才而推出购房落户政策,吸引了大量老弱病残,只因落户便能享受“低保”。毫无疑问,在这些地方,新政策都被紧急叫停了。
户籍制度承载了太多的利益分配权利,因此,户籍制度的改革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早在1992年,国家就成立了户籍制度改革文件起草小组。1993年6月,起草小组草提出了“取消农业、非农业二元户口性质,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实行居住地登记户口原则,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等主要生活基础为基本落户条件,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的改革目标。
1998年7月底,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问题的意见》,出台了旨在改革“二元结构”户籍体制的新的户口管理政策。直到去年4月,公安部发布消息称:全国已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相继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划分,统一了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统称为居民户口。尽管如此,国内户籍改革总体进展依然缓慢,改革目标也远未实现,城乡居民的社会福利及各种社会权利并未实现统一。
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的稳压器,也受到了户籍的限制。比如,医疗保险异地不能报销;流动人口养老保险不能异地转移;对于城市低收入人口,包括新迁移人口一旦由于种种原因丧失获取收入的能力,最低生活保障却仅仅限于本地户口的当地人享有。
单纯取消城乡人口二元结构,恢复户籍制度本身的人口登记、人口信息管理的功能并不难,但要改革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不研究解决好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不破除各种壁垒,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将难以全面稳步推进,尤其需要解决的是社会保障方面的因户籍带来的制约。
专家指出,目前,社会保障只实现了省市统筹,地区发展不平衡,已形成社会保障中的“贫富”鸿沟,富裕地区的政府补贴高于贫困地区。如果不尽早改革,实现全国统筹,在“购房落户”等各种对“有钱人”有利的政策的刺激下,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进一步加剧,社会保障中的“贫富”鸿沟将进一步加深,以低收入群体为主要统筹对象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失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