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伦敦四月二十四日电 题:追寻英国大男孩乔治·何克
中新社记者 李鹏
今年二月,英国赫特福德郡圣乔治中学的师生一行七人,前往中国偏远的西北省份甘肃做一次历史寻访之旅。在甘肃山丹县培黎学校,圣乔治中学的校友乔治·何克(GeorgeHogg)六十多年前曾在那演绎过一段短暂而不朽的英雄传奇。
圣乔治中学将寻访之旅制作成一个供教学使用的短片——在那随时有生命危险的艰难岁月,英国大男孩何克如何成为了六十多个中国孤儿的守护神。四月二十四日,中国使馆的刘劲松参赞看完短片后,对应邀在使馆作客的圣乔治中学校长诺曼·霍尔说:“太感动了,何克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记住的英雄。”
圣乔治中学当年是一个私立学校,英国富家子弟何克从该校毕业后进入牛津大学。在去一家银行上班前,何克跟着姑妈开始环球旅行。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三岁的何克在上海作短暂停留,目睹了中国人在日本铁蹄下的悲惨境遇。何克对姑妈说:“对不起,我不能丢下这些人们。”
何克留了下来,成为美国合众国际社的一名记者,并且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英国。何克前往汉口和延安等地采访,向西方介绍真实的中国抗日战争。他还根据采访,出版了《我看到了新中国》一书。
在延安,何克和新西兰人路易·艾黎成为朋友,并加入艾黎创办的“工合”组织。该组织主要从事安排难民,生产军需和民用品等,并且在各地建立“培黎学校”,收养当地的贫穷子弟和战争孤儿,将他们培养成技术人才。
在陕西双石铺培黎学校,何克担任校长,负责六十多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只有二十多岁的他甚至还受托收养了四名孤儿。在中国最困难的抗战时期,何克不仅是那六十多名孩子的老师,更是守护他们的家长。
一九四四年冬天,双石铺的情况越来越危险,何克不得不带领学生,租了一辆卡车和十多架骡车,拉着书本、设备、食物等,向近一千二百公里之外的偏僻山丹转移。
除了最年幼的孩子,大部分人都必须步行。这支乞丐似的队伍在冰天雪地中,在半饥饿状态中跋涉了三个月,终于精疲力竭地到达新校址,一座古庙。何克率领大家重建学校,但是四个月后,他不幸伤了脚趾,感染了破伤风。
一九四五年七月,就在中国抗战胜利的前夕,就在孩子们的歌声和怀抱中,年仅三十岁的何克闭上了眼睛。他被安葬在小溪旁,学生们排着队,每人在棺木上撒下一捧土。棺木里有一面校旗,学校每一个人都签了名。墓碑上有他喜欢的诗句:“他已逝去从此不再奋战/在战斗中逝者的生命却更加光辉灿烂”。
英年早逝的何克没有被人忘记,最近上映的电影《黄石的孩子》,正是根据何克的传奇人生改编。由罗杰·斯波蒂伍德导演,乔纳森·迈勒斯和周润发等主演的大片,彰显了“人性光辉和跨越国度的人道关怀”,唤起了当代中英两国青年人对何克的回忆。
六十多年后,何克母校的师生们来到山丹,寻访了何克的学生和他收养的孤儿,他们发现何克的故事仍在中国代代相传。山丹县城里有何克的静谧墓地,有他和孩子们在一起的雕像,培黎学校里则完整保存了那段历史。
圣乔治中学的老师巴巴拉·杰雯对本社记者说,通过寻访,同学们意识到何克是何等了不起的“英雄”。圣乔治中学校长诺曼·霍尔说,何克的事迹在该校学生中产生了极大反响,激励了同学们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兴趣,学校因此大幅增加了和中国交流的计划。
何克的小校友追寻他的足迹来到中国,亲眼目睹了和想像中不一样的中国,有的甚至因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规划。该校学生詹姆斯说,计划明年去重庆的一所中学做几个月英语教师,并且去中国更多的地方旅行。他的同学戴维斯则表示,已计划将上大学的专业改成中国经济,并且将前往中国留学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