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新修订的《三字经》封面及相关材料。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作为我国现存时间最早、影响最深远的“蒙学之冠”,《三字经》在被童声诵读了700余年之后,再出新版本。4月25日,《三字经》修订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发。
据介绍,新版《三字经》以明朝赵南星本为底本,修改、调整之处共计49句,采自征文作者作品共12句,余下均采自王相、贺兴思、章太炎本,修改部分未超过全书的10%。同时,剔除了带有强烈封建色彩的部分,并将“叙史”部分延至辛亥革命。
虽然新版《三字经》已经公开发行,但是,有无必要修订《三字经》,近日仍引起了许多争议。
修订删改封建内容,新增历史事件
《三字经》世传为南宋著名学者、浙江省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王应麟所著,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世界儿童道德丛书》。
据介绍,修订工作从2007年11月启动,由宁波市鄞州区与《光明日报》共同组成修订工程编审委员会。
鄞州区文联主席施孝峰介绍,最终修订的《三字经》版本共396句、1188字。修订中坚持四大原则:保持适用对象上高度的共有性,修订版应使祖国大陆、港澳台和海外华人都能接受;“修旧如旧”,保持传统语言风格;保持句子的原态性;突出内容的劝学性。
被删改的是带有强烈封建思想以及与现代思想明显不符的部分。比如原文中的“上致君,下泽民”,主要是在传达一种已经过时了的君主制价值观,编委会采用了章太炎《重订三字经》版本,改为“上匡国,下利民”。
新添的主要是“叙史”部分,比如新添了“清入关,都北京。传十帝,至宣统。辛亥年,帝制终”等内容。编委会表示,这是为了把封建社会画上句号,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历史序列。
编委会主任傅璇琮表示,重新修订的部分是“局部的、个别的、有限的”,不破坏原本的整体结构。
争议传承经典还是践踏古籍 据悉,《三字经》修订版将首印4万册分发到鄞州区各小学,还争取以选修课的形式在全国中小学推广。这一消息传出后,引来了诸多议论。
有学者表示,现在还没看到新版《三字经》的内容,不好进行评价,不过,这种向传统经典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的做法值得鼓励。
相比学者的认同,不少网友表达了反对意见。
一位网友认为,“原汁原味的东西最好。如果每个时代对古代流传下来的东西都进行改编,那我们学到的只是不伦不类的东西罢了。”
一名叫“轻描淡写”的网友认为:“改写经典最好不要成风。《三国演义》、《水浒传》也有各自局限,都改起来,那还了得?”还有网友表示,《三字经》中不合时宜的部分,“不应改,而应注”。
另一位网友说:“即使不合时宜,也是历史的产物,后人通过这些才能客观、真实地了解历史。不应以现代人的思想去看待古人。”
也有网友赞成修订之举。一位叫“热爱传统文化”的网友认为,《三字经》的性质是启蒙作品。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应根据社会发展进行适当修订。本报记者 陈伟光 倪光辉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