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片热土,守望一方繁华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山供电局办公室主任杨鸿升
本报通讯员郑星洲 本报记者叶小钟 实习生李韶燕 许丽瑶
杨鸿升(右)与局长黄汉棠签订责任书
做好抗冰抢修复电后勤保障工作,组织青年突出队奔赴灾区
农网建设的蓝图在杨鸿升(左三)的带领下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坚守一片热土,点亮万家灯火”———这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办公室主任杨鸿升的信念。十五年来,正是这种对电力事业的无限热爱,杨鸿升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在建设和谐电力的路上默默耕耘,务实进取,开拓创新,用自己切实的行动为中山电力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热土:让电力“发热发亮”
从基层一线普通员工到中层干部,每一次工作调整和岗位变化,迎接杨鸿升的都不是鲜花掌声、顺意清闲,而是一大堆棘手的“烫山芋”。
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他没有畏惧、更没有逃避,而是想尽办法完成每一项任务;形势一片大好时,他没有骄傲、更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始终铭记解放思想,不断增强忧患意识自我加压,争当排头兵。
2006年春天,一纸调令,杨鸿升来到了农电公司担任总经理。迎接杨鸿升的不是鲜花、掌声,而是接踵而至的、棘手的困难和挑战:2006年初,受油价上涨、电厂检修、设备故障等因素影响,中山供电形势严峻;特别是4、5月,接连发生了电厂机组检修、主变故障等情况,电网大面积、高频率错峰;同时,中山供电局新一轮员工竞争上岗工作如火如荼,1000多人正面临着轮岗,企业的上空弥漫着一种不稳定的情绪……
企业叫苦、政府疑虑、领导担心,但杨鸿升没有被困难吓到,他一方面主动走访客户和各镇区党政领导,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强化需求测管理,确保党政机关等重点场所和居民的用电,对弱势群体重点照顾;此外还推出多项便民措施,优化服务流程。期间,他更与一线员工一起连夜冒雨派宣传单、听投诉、啃盒饭、熬通宵……“奇迹”终于发生了———农电公司没发生一起配网事故,供电量不降反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当年8月,台风“派比安”正面袭击中山,多处电网设备受到损失,面对如此多的磨难,杨鸿升没有乱了方寸,反而异常冷静,周密决策,果断应对。杨鸿升迅速通过视频系统召开紧急动员大会,部署各项工作,并到故障抢修现场进行监督。据统计,此次抢险共投入1.39亿元进行配网建设和整改维修,及时排除受损线路和设备故障,确保了小榄等14个镇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整个抢险防御工作反应迅速,未发生一起鱼虾养殖户因缺电导致损失的事故,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这一年,尽管灾难重重,但2006年客户满意率高达99.23%,较2005年上升了0.91%,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谈起当时的感受,杨鸿升非常谦虚,他表示,当时压力很大,但是觉得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严格说来,自己当时还算是个“新手”,也正好借此机会磨练磨练,让自己尽快成为一名负责任的“老手”。“既然领导这么信任我们,员工信任我们,我们也要全力以赴,付出我们的真情去做好我们的工作。”杨鸿升说。“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但关键是要牢牢把握"诚信、和谐、创新"的理念,公司上下所有员工都应该树立"通过我们的诚信,创造我们的和谐;通过我们的创新工作,提升农电的服务;为农村,为广大的群众做好服务工作"的精神。”
正是强烈的责任感,面对困难和挑战,杨鸿升迎难而上,让电力这片“热土”燃起了无数火光,点亮着万家灯火,不断“发热发亮”。繁华:“园丁”默默地守望
花,在太阳下热烈地开放;他,在荣誉后静静地守望。
2005年,杨鸿升被评为中山市、广东电网公司和中山供电局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山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企业内刊优秀总编。2006年被评为中山供电局新闻宣传优秀组织者;全国企业报刊优秀主编奖;所在的农电公司被评为中山供电局先进集体。2007年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和中山供电局十佳模范员工称号。2008年被评为广东电网公司抗灾抢修复电先进个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是什么原因使得杨鸿升在短短的时间获得这么多的荣誉?
有人说,杨鸿升是一名勤恳的“园丁”,一直默默地为电力这片“热土”上成长的“花朵”除草、浇水、施肥。
在成绩面前,杨鸿升显得豪情万丈但又平静而谦虚。
面对记者,他一再强调,荣誉属于集体,他个人的努力算不了什么,所有成绩的取得都源于集体这个坚强后盾。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作为公司的领头兵,杨鸿升知道企业运行的方向、管理是企业优质前行的关键,只有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地更新、完善制度,才能让公司在电力这片“热土”上“繁花似锦,灿烂夺目”。
在中山供电局采访,记者看到了杨鸿升多年来追求卓越的足迹———
农电公司一向被同行戏称为“游击队”,因为,农电下属的各个供电公司员工来自五湖四海,素质参差不齐。不少没有经过规范培训的农村电工,在施工过程使用了不少“土”办法,管理措施各自为政、生产设备五花八门……安全隐患令人触目惊心。杨鸿升去年3月上任之初面对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大概情况。
“农村电工不正规,年龄大、学历低,干部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也比较落后。”杨鸿升看在眼里。他说,他当时觉得当务之急,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考核、帮扶,制定规章制度,打造一支能战斗、打得响的队伍。对此,杨鸿升订了目标:两年摘掉“游击队”的帽子。
杨鸿升制定方案、提供场地,组织一线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技能培训,并组织技能比武,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他采取请进来的办法,与省内著名高校合作,开办了电力专业的本科班,着力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以公开招聘的办法,将一批业务精、技能强的员工充实到生产一线。在此基础上,分片设立了配网故障抢修队伍,从而为现场施工的安全和快捷优质抢修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授予一个特别的名字“别动队”———希望没有什么故障而不必用上这支队伍之意。
杨鸿升积极组织完善规章制度:2006至2007年,他主持修订、出台了68份规章制度,将安全、营销、技术、财务、行政和党建等管理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流程化轨道;先后成立了安全监察、营销稽查、配网质量督查、资金监察队伍,开展规范的效能监察活动,堵塞了管理漏洞……在杨鸿升精心部署下,一支农电的正规军初现端倪。
在管好队伍的同时,杨鸿升严格要求自我。他说,面对急剧变化的电力市场和外部环境,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坚持学习、与时俱进、扩宽视野、开拓新思维、寻求新方法是应对变化和缩小与先进差距的关键所在。他对新知识孜孜以求,利用业余时间攻读了硕士研究生学位;在注重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紧密围绕大政方针,不断提升理论修养,真正做到执行力强、凝聚力强,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素质过硬……
员工反映,杨鸿升始终视团结为企业的生命和发展的基础。他不但懂团结,而且会团结,做到真团结。班子会上,他要求大家敞开心扉、坦诚沟通;对重大问题,严守规定、集体决策,不搞“一言堂”;针对员工竞争上岗期间的不稳定情绪,他采取大会讲政策、座谈表态度、面谈露心迹等措施,点面结合、刚柔并济,使全体干部员工气顺心齐;为更方便员工反映意见,他开通了“沟通绿色通道”,广泛开展党员政治生日谈话和“六个一”活动,始终坚持“党建保发展,发展促党建”和“融入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的原则大力推进党建工作,亲自带领各级党员干部跟最一线的员工面对面地谈工作、拉家常,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
杨鸿升紧密配合南方电网开展的绿色节能活动,先后创新性举办了电力科普“进校园”、“进农村”、“进厂企”活动,科学、安全、节约用电意识在中山城乡蔚然成风,节能增效措施在广大企业开花结果。
为了践行南方电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和“服务永无止境”的理念,杨鸿升领导农电公司积极为中山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农电公司时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用电需求,建立一支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中山供电局农电总公司青年便民服务队。2006年末,杨鸿升组织的14支服务队,以社区困难家庭、孤寡老人、敬老院为重点服务对象,发放“便民服务卡”,定期开展以生活照料、电气维修、义务家教、文化娱乐、捐赠物资等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除了积极配合当地党团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定期举办用电宣传和为社区提供安全用电和科学用电知识咨询外,还深入社区开展错峰用电、打击盗窃电力设施宣传等。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三角镇结民村独居老人黄婆婆说起服务队记忆犹新,“他们帮我修好了家里的电线,以后煮饭就不用麻烦了。”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2007年中山供电局举行的配电线路专业技能竞赛,除了第一名以外,第二名至第九名,都是农电公司的员工获得。更加令人刮目相看的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农电公司旧貌换新颜,资源共享平台初步搭建、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工作流程更加优化,连续安全生产记录超2600天、配网建设可圈可点、经营效益不断提高,用户多达40多万、供电量超80亿,超过了个别省的供电量。实现电费回收100%,国有资产上升1亿多元。心血:与事业水乳交融
2008年的开年很灰暗:妻子因公被车撞倒了,颅骨、肩骨、颧骨、上下颌骨、锁骨和三条肋骨不同程度受损、骨折,生命垂危。这个时候,凝冰雨雪灾害不期而至。
中山电力人积极响应南方电网号召,举全局之力支援灾区抢修复电。
一边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一边是爱人的生命垂危。眼看着朝夕相处的“别动队”的兄弟与其他队伍794人分成3队北上韶关,深入险境,杨鸿升“坐不住”,794个同事兄弟和1个家属亲人,孰轻孰重?他感到自己最清楚同事们的个性,作为大哥他更有责任与大家一起、保护好大家。
杨鸿升交待好亲人照看爱人,将爱人慎重嘱托给医院后,毅然打了报告,要求奔赴韶关抗冰救灾第一战线。但没有得到批准。他一连打了三次报告。面对他的执著,局领导周密考虑,依然让杨鸿升留在中山,但要求他负责最重要的后勤物资保障工作。
打仗打粮草,救灾看后勤。
杨鸿升开始长时间、超负荷投入到抗灾工作中。从大年二十五到抗灾结束(包括春节在内)的近一个半月时间里,他没有休过一天假,日平均睡眠时间不到5个小时。面对因公受重伤住院抢救并需多次动手术的爱妻,看着她被伤痛折磨得日渐憔悴的脸庞和痛楚的眼神,杨鸿升,这个工作上的铮铮汉子,只能把柔情、把内疚深藏于心,把爱惜凝聚在夜深人静之时匆匆赶往医院陪爱妻小坐的一刻钟里。但就连这样的“闲时”也是工作电话不断……长时间、高强度的操劳,四十岁不到的他,斑驳白发在这一个多月已经悄悄地长出来了。不过,在他负责的后勤物资保障工作中,他恪尽职守,将后勤工作做到“滴水不漏”。抗灾期间,经他协调调派的人员达794人,各类车辆113辆,御寒棉被、棉衣、防滑雪靴等2000多件,落实了700多名突击队员的日常生活用品。在他的出色组织协调下,中山供电局的抗灾人员安排合理、到位迅速;车辆行驶安全,没有发生任何交通事故;后勤物资保障高效可靠……在前线不断传来险情的时候,杨鸿升依然一次又一次地为自己不能与同事并肩一线而愧疚,他一次又一次地强调,“多少个人去,就要将多少个人给带回来!”中山供电局先后被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省政府、广东电网公司评为“抗冰救灾抢修复电先进单位”。
所幸的是,爱妻在ICU与死神抗争了20天,凭借着顽强的意志,终于战胜死神;更令他高兴的是,经过连续艰苦的作战,同事们终于拖着疲惫的身躯凯旋,看到同事脸上的沧桑与满足感交集在一起,杨鸿升内心激动起来了,眼眶湿润了……
一片冰天雪地,一曲如诗壮歌。南粤大地八十年一遇的凝冰灾害,让杨鸿升付出了很多,但他不计较、不抱怨。他深知,他的生命已经和电力融为一体,他的心血已经与事业水乳交融。为了万家灯火,他无悔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