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城市规划应有当地人参与

  本报记者 刘丽普 王军伍

  76岁的赵振中,曾经被吴良镛称为“出土文物”,从唐山市规划局副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15年了,干瘦的身躯十分硬朗。
5月26日中午,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唐山市城建局规划科科长、唐山市建设指挥部规划组组长赵振中与记者回忆了那段难忘的记忆。他希望震后唐山规划、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能够给汶川以启示和借鉴。赵振中强调地震是残酷的,但从城市规划和建设角度来说,也是一个机会,让城市所有弊端都可以在重建中得到弥补。

  1 当地人参与城市规划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记者:唐山地震过去32年了,唐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地震的亲历者和城市规划建设的参与者,您有何体会?

  赵振中: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时,我是城建局规划科副科长,与单位另一位同志正在承德开会。29日下午3时回来一看,整个城市都放倒了,立着的只有树根和电线杆,好在妻子和两个孩子都没有生命危险,只受了点儿伤。

  30日,我到单位报到后,正在从废墟内挖找生活用具时,被通知赶快到飞机场,国家建委派出的规划方面的专家已经到了,有国家建委周干峙、上海规划局的孙平,还有沈阳规划局的……

  在没有任何数据可参考的情况下,我从倒塌的办公室里挖出了一张1:25000的地图,震后唐山城市建设的规划工作就在这张破旧的地图上展开了。经过专家组两个月的研究、分析,唐山新城的规划完成了。

  这个规划之所以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完成,大家普遍认为与有熟悉唐山城市状况的人参与有关,少走了很多弯路。因为城市规划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所以,我建议,在汶川的灾后城市建设规划中,需要由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对口支援,同时一定要有当地人的参与,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2 唐山震后建房经历了4个阶段

  记者:不用说,您肯定十分关注四川汶川大地震。现在,灾后重建工作已提上日程,各省援建的简易房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三个月内将建150万套,唐山当时是怎样一个状况,在这方面您有什么建议吗?

  赵振中:时代不一样了,很多情况都不一样,汶川与唐山的地域状况也有很大的不同。

  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所有物资都是国家统一调拨。

  唐山市民的住房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光简易房就搭建了三次。第一次,就是震后用竹竿和塑料布搭建起来的,其功能仅在于防风避雨。第二次,垒1米来高的砖墙后,用竹竿或木头挑起来,在顶部加塑料布、油毡等。前两次,主要是自发建设的,也有部队帮助老百姓建的。第三次,是入冬时,由国家组织的用砖墙、泥巴和石棉瓦等建起来,其功能是“御寒保暖”。这些房子基本上都是在废墟上建的,每家20平方米,室内有火炕,水管和厕所都是多家住户共用的,到天冷时,40万户居民都住进了这样的“简易房”。住户们在这样的简易房里普遍住了三四年,我家1984年才搬进正式的住房里。

  唐山的第一生活小区“河北一号”是1979年才开始建设的,墙体内部混凝土浇筑、外面挂板,抗震性能很好。1986年唐山抗震10周年时,唐山40多万住户全部告别“防震棚”,搬进了正式的住房内。

  现在,汶川震后灾区都是用临时帐篷,在建简易房使用的材料与以前也不同了,不用时可以拆卸重复利用。但是,不管两地的具体条件有多少差别,对震后的建筑尽早进行鉴定。损毁严重的拆除,损毁不严重的,进行科学施工加固,灾区重建也要尽早规划,越快越好。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玲玲)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