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手印,心理咨询师和孩子搭起心桥。华西都市报供图 |
本报记者 刘丽普
她是成年人,也是孤儿。1976年唐山地震时,她刚满20岁。父母在地震中罹难,她和弟弟当时在外地幸免于难。
在没有倾听她的讲述前,想象中,成年人失去父母应该比婴幼儿好一些,至少可以独立生存下去。事实上,她内心的痛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生活中,她一次又一次地想到自杀以结束内心的痛苦;同时,又有一个声音告诉她要坚强地活下去。在两个念头的强烈碰撞中,她艰难地走过了那段内心灰暗的生活。
她现在是一名大学教师,不愿意在媒体上透露真实姓名。在我们的交流中,她多次说:“转过脸,面向太阳,心中才有阳光。”所以暂且叫她“阳光”。
■地震改变了生活轨迹
32年过去了,说起唐山大地震的情况,“阳光”依然很感伤,她噙着泪花、带着哭声讲述了这些年内心的苦楚。她说,大地震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轨迹,包括以后的婚恋。“如果不是震前有5年在兵团磨炼的经历,很难想象该怎样支撑以后的日子。”
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阳光”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是北京医学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工作后,也是他们所在医院的佼佼者,来唐山支援医学建设时不幸遇上地震。“阳光”和弟弟从小在北京长大,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地震后,我一下子变得什么都没有了,父母被砸死了,住所也没有了,家里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了。”正在包头读书的“阳光”几经周折赶回唐山,面对她的就是这样一个惨状。
在随后的一段日子里,“阳光”很难接受这就是现实。“家庭的变故,也影响了与男朋友的继续交往,最终走向分手。”“阳光”说,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场灾难,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内心的痛苦、现实的残酷,使得她的性格变得有些暴躁,认为唯一可以倾诉的男朋友表现得并不像希望中的关心与理解。慢慢地,彼此感觉都不是心目中原来的恋人了,只能选择分手。
现在52岁的“阳光”,看起来还是很漂亮,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很多。她与男朋友分手后,对爱情失望起来。她认为曾经共患难多年的男朋友都走不到一起,其他人更难说,“心里产生了障碍和恐惧,不愿去接纳其他人。” 在后来的日子里,她一个人过着没着没落的飘零生活,直到36岁才结婚。
■生活需要不同的关爱
“阳光”认为,如果不是地震,她应该很阳光、很幸福地生活着,地震改变了她太多的东西。
让“阳光”感觉自己幸运的是,失去父母的日子里,她不仅得到了同学的关爱,也得到了来自父母同学、朋友的关心与爱护。“我在包头上学时,同学们发的饭票都放在教室的书桌里。红色的是细粮,黑色的是粗粮,而我放在课桌里的黑色粮票每每都会变成红色,我并不知道是谁换的。所有的同学在生活上都十分关照我。”“阳光”回忆起这些时,内心充满了感激。包头当地的同学也经常将她领回家,与父母、亲人认识,尽量转移她内心的痛苦,“这所有的一切,并没有施舍的感觉。”
同时,“阳光”的亲戚及父母的同学、朋友,经常不断地问候她,读书时的假期都是去北京父母的朋友家里度过。“一个人的内心,需要多层次的情感需求,不仅需要与同龄人的友情,也需要来自父辈的关心与爱护。”
但“阳光”认为,有了这么多的关爱,也不代表自己的内心是阳光的,内心的痛苦很多时候难以说清。内心的无助,让她多次想到自杀,永远结束自己的痛苦,“但是,我又十分明白,幸福的感觉取决于自己的态度,接下来又是不断地挣扎,不断地痛苦,周而复始……”
“阳光”说,让她最终说服自己的还是“父母”,坚强地活下去,也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不能不善待自己。“内心灰暗和痛苦,还得靠自己不断地调节,并且心理干预的需求也不是一时的,而是要持续很长时间,甚至是一生。”
■地震孤儿早日融入家庭
“阳光”认为,在地震孤儿的归宿问题上,应该是让认知能力还不强、不大懂事的孩子尽早进入温馨的家庭,“父母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待他们,在他们成长的岁月里,不要告诉他们地震的残酷现实。让他们幸福地成长,感受不到与其他孩子的不同。等到长大后,能够承受时再告诉他们是孤儿这样一个现实。”“阳光”建议,大一些的孤儿还是不要领养到家庭,而是让他们过集体生活。她的很多朋友被亲戚领养后,都因为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而产生了心理障碍。
大一些的孩子假如过集体生活,孩子们在集体里,除了能够学到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学到生活方面的课程。到了一定年龄,甚至还要教给他们怎样去谈恋爱。“他们失去了父母,但不应该有父母的缺位。平时父母教给自己孩子的知识,也要教给他们。”这就需要培养老师的爱心,老师不仅仅是老师,也是父母。
让“阳光”感到遗憾的是,唐山震后没有设立公墓,没有一个公共的用来祭奠亡灵的地方。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逝去的父母交流、对话的心理需求越来越强烈,“如果有这样一个平台,这将是亲情的延续、真情的沟通,对幸存者的心灵也是一种安慰。每年清明节和农历十月初一前后,大街上到处能见到祭奠的,也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