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孤儿在育红学校的生活。资料图片 |
本报记者 寇国莹
关怀地震孤儿 :“育红院模式 ”非单选
访谈专家:高民杰 中共唐山市委党校教授
唐山市委党校教授高民杰长期跟踪研究地震孤儿的心理问题,1988年发表的论文《河北唐山地震后孤儿的心理变异及其社会化治理》,对唐山大地震后孤儿的安置以及心理变化进行了专门论述,此文也被收编入同年出版的《地震社会学研究》一书。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这篇发表于20年前的论文再次被人们重视起来,并被一些网站转载和引用。高民杰教授认为,高度集中化和封闭式的“育红院模式”在现在已经有些不合时宜,物质关怀并非关怀地震孤儿的唯一手段,重塑地震后孤儿的生活信心和归属感才是解决孤儿安置问题的最合适选择。
■“育红院模式”已不合时宜
记者:地震孤儿如何安置现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您在当年的文章里谈到了唐山震后孤儿集中育养后出现的心理变异,“育红院模式”的弊端是什么?
高民杰:唐山大地震后,4200多名儿童成为孤儿,大部分孤儿在育红院或育红学校学习和生活,国家在物质上给予了很大程度的帮助和关怀。当时生活上每月直接用于孤儿的费用达每人60多元,国家抽调最好的老师到育红学校。但是,毕竟孤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还是在得到较好照顾的情况下出现了变异。
举个例子,学校给他们发的校服,他们会拿去换东西,因为他们感觉穿上校服会让别人瞧不起。封闭或半封闭式的集中育养模式让他们长期与社会隔离,得不到家庭式的教育,会让他们在心灵深处产生自卑、焦虑甚至敌对情绪,导致以后在社会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家庭领养与集中育养结合
记者:是家庭领养还是集中育养,目前这两个观点正在交锋,您的观点是什么?
高民杰:采取任何一个单一的手段都不合适,我倒是认为二者结合起来效果要好一些。我认为现在建立育红学校和育红院的可能性不大,现在部分地震孤儿正在被地方福利院接收,至于将来如何安置,我认为还是吸取当年唐山的教训,让家庭和社会力量更多地参与进来,不能让他们在身份上产生被异化的感觉。其实,安置地震孤儿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让他们和其他同龄正常的孩子一样,正常地生活和成长。无论是在福利院生活还是被领养,都要以科学的方式对待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依赖感,尊重他们的感受。
■不宜跨远地域领养
记者:领养孤儿,来自全国各地的家庭热情很高,你怎么看这件事?
高民杰:人们有爱心是好事,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跨地域太远,比如从四川到辽宁,孤儿将面临生活习惯、气候、语言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外界条件上的巨大变化会让孤儿很不容易适应,我个人认为还是不宜跨太远的地域,在四川周边地区就近安置比较合适。
■经济条件好不是唯一标准
记者:很多提出领养要求的家庭都说自己经济条件好,有能力抚养孤儿,经济条件好似乎成了领养孤儿的首选标准?
高民杰:现在很多家庭提出希望领养孤儿,我觉得经济条件好并非第一标准,首先要考虑他们有没有真正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育儿经验,另外还要考察他们的领养动机,是不是一时冲动啊?领养孤儿不是小事,有可能比做一件工作都难,毕竟双方要相处很长的时间,万一在感情上无法沟通或者出现分歧,都将是棘手的问题,所以,领养一个孤儿对领养家庭来讲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