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物:唐山恢复建设指挥部工业组成员冯瑞海
28亿赈灾资金没乱花一分钱
本报记者 郭志昆
唐山大地震发生时,冯瑞海刚好30岁。
■28亿严格按计划使用
记者:当时国家给唐山提供的重建资金有多少,是如何使用的?
冯瑞海:中央给唐山市区及各县拨付赈灾重建资金28亿元,在指挥部下属专门设了一个大包干办公室,负责资金的使用、拨付和审批,严格按规划进度和工程造价进行拨款,并协同施工指挥部门进行施工监督。
从大的方面说,2亿元资金用于投资生产建材,比如在沧州建设的砖场,在张家口建设的塔吊、模板等机械设备,还有在周边各地建设的石膏板厂、玻璃厂、防水材料厂、上下水管材等。由于当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这些材料很难一时从市场上买到,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组织生产。此外,从全国调拨的部分建材和生活用品也都是平价的。
记者:对一些生活急需的公共机构是如何安排重建的?
冯瑞海:各系统都有复建小组,系统内各单位也有相应的重建组织,指挥部要求按系统上报复建计划,教育、医疗、商业需要全市统一平衡,指挥部根据实际需要,安排施工计划和进度,提供水泥、钢材等建材,指定施工力量,并为施工单位提供必要的施工机械,要求按计划进行施工。工程款由大包干办公室先预付一部分,在验收后全部拨付给施工队,建设单位甲方并不与钱接触。
唐山人可以自豪地说,国家拨付给唐山的28亿元赈灾重建资金全部用于灾区建设,没有乱花国家一分钱。
■领导和群众都住简易房
记者:面对整个唐山市,恢复重建是否有一个系统的时间进度表?
冯瑞海:小区建设按规划进行,先由清墟搬迁部门负责清理出场地,然后进驻工地按计划施工,不管是哪级领导干部,都没有特权。当时的市领导和大家一样,都是住在低矮的简易房中,大家都没有怨言。
施工指挥部负责各小区建设,全省共有10万建筑大军援建新唐山,以500米×500米为一个小区,每个小区根据实际需要安排粮店、理发店、幼儿园等,统一安排施工。1981年,全省各地的机械化建筑队伍开进唐山,城市建设全面开花,最先建的是河北1号和45号院,到1986年才基本完成恢复建设工作,1990年居民大部分住进了新分配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