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凡恺)“5·12”已经成了我们的“世纪之痛”。地震之后,一些作家将目光投向了留守儿童。四川是全国打工人口数最多的省份之一,人们禁不住在想:地震中丧生的那些无辜的孩子,有多少是农村的留守儿童?阮梅的新作《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在某一层面回答了这一问题。
二十世纪末,随着农民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农村“留守儿童”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留守儿童的人数激增为两千多万,而一些有关留守儿童极端案例的集中出现,更是以一种令人惊悚的方式提醒主流人群:在中国城市化与现代化转型的成本计算中,我们有可能漏算了一代农村儿童的代价。
本书共分三篇:“缺位篇”从家庭、学校、社会——这儿童赖以生存的三大环境,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缺失,反映了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生存困境,揭示了造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频发的根源。“悲情篇”则以饱蘸伤痛的泪水,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意外伤害、少年犯罪问题等诸多侧面,以活生生的事例,给所有人以警醒——解决留守儿童生存环境问题,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救赎篇”则从多侧面反映了党和政府针对留守儿童问题所做的努力,以及各界人士的建言献策及作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