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地震遗址博物馆将保留唐家山堰塞湖泻洪痕迹

  关于“5•12”汶川大地震

  遗址博物(纪念)馆、纪念地(点)、纪念设施前期工作的情况通报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空前的损失和灾难,损失极其惨重。在地震灾害面前,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建立“5•12”汶川大地震遗址博物(纪念)馆,既是对这次地震灾害的史实纪念,又是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英雄颂歌,还是启示后人的警世钟,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做好“5•12”汶川大地震遗址博物(纪念)馆、纪念地(点)、纪念设施前期工作,按照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要求,省文化厅、省文物局迅速成立了“5•12”汶川大地震遗址博物(纪念)馆、纪念地(点)、纪念设施前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由文物、地震等省级有关部门和四川大学组成的专家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专家组依据国务院公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拟定了《“5•12汶川大地震”遗址(遗迹)保护选址原则》和《“5•12”汶川大地震遗址博物馆选址原则》,指导选址工作。

  “5•12”汶川大地震断裂带,起于汶川县映秀镇,经都江堰、彭州、什邡、绵竹、安县、北川、平武,终于广元市青川县,延绵300公里呈条带分布。由于此次地震影响的范围大,涉及面广,专家组建议在博物(纪念)馆建设的形式上,应由点、线、面组成,展示“5•12”汶川大地震的历史面貌。地震断裂带上受灾的各有关市、县(区),根据不同情况,结合各自特点,建设博物(纪念)馆、遗址纪念地(点)、纪念碑等,这样既可以满足各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对“5•12”地震的缅怀之情,又可以在“线”和“面”上反映历史事实,避免形式上的单一,从而使纪念的形式多样。但整个工作需统筹规划。

  地震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应当坚持原址保存、重点保护、区别对待、生态文化、公众参与的原则,重点实现见证和展示、纪念和凭吊、科普和教育、科研和发展几大功能。

  专家组在充分考虑各地的意见和严格按照选址原则的基础上,本着从实际出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科学评估,综合考虑,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地震遗址、遗迹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历时11天,在龙门山系300余公里地震带的极重灾区,对30余处地点展开全面考察工作,重点勘查了震中和地震破坏极其严重的地区,搜集有关“5•12汶川大地震”遗址博物(纪念)馆、纪念地(点)、纪念设施选址的资料和数据。目前野外调查工作基本结束,正在进行资料汇总和整理 。

  在唐家山堰塞湖泻洪的时候,北川县城有进水的情况,但是这不会影响北川地震博物馆的选址工作。而且唐家山堰塞湖泻洪时留下的痕迹,作为5•12汶川大地震的次生灾害,在今后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中应该有所反映。  

  四川省文化厅 四川省文物管理局

  二〇〇八年六月十三日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