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远安县政协近日召开的主席会议上,县政府负责人通报说,全县磷矿石开采企业已由2006年的25家减少到14家,加工企业已由5家增加到8家;富矿开采量由150万吨减少为100万吨,贫矿开采量由零开采发展到150万吨,原矿销售量下降72%,县内磷矿石年加工能力从30万吨增加到220万吨。
县政府负责人说,这标志着县政协在两年前提出的建议已经得到全面落实。
远安县是湖北省的磷矿资源大县,却一直靠卖资源求生存,在开采上更是长期采富弃贫。2006年初,远安县政协根据全会期间委员们的建议,以常委会名义向县政府提交了《关于实施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的建议案》,提出减少高品位磷矿石开采量,全面推行贫矿富矿“全层开采”,大力发展磷矿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精细加工。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实施方案》等7个规范性文件,召开全县性动员大会,对富矿实行限量开采,鼓励“全层开采”贫矿,同时积极发展深加工和精细加工企业。提出了磷化工经济“332”发展目标,即到2010年形成年加工300万吨磷矿石(其中:富矿100万吨、中低品位矿200万吨)生产能力,磷化工产值达到30亿元,实现税收超过两亿元。
两年来,远安县按照“采选加结合、矿肥结合、矿化结合、肥化结合”的原则,积极引导磷矿开采企业与磷化工企业进行股份合作或股权转让,通过组建厂矿联合体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成了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的原则,制定《远安县磷化工产业发展规划》,通过重点发展精细磷化工业和中低品位矿石综合利用项目,在全县建成了江北、荷花和汪家3个磷化工业小区,形成了“磷矿开采——加工增值——循环利用”的磷矿资源深度开发新模式;为保障深加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远安县在资源配置上坚持向深加工企业倾斜,同时通过返还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奖励开采运销指标等优惠政策,鼓励开采企业向县内加工企业供矿,确保尽可能多的磷矿石就地加工增值。(肖远金) (来源: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