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经适房申购门槛降低后,申请登记者并未如预想般火爆,一个多月来,受益群体较大的年轻人仅占预登记者的10%。原因之一是一些年轻人嫌买了供给困难居民的房子“没面子”———据近日《工人日报》报道,此因让人“大跌眼镜”。
真的这么让人“大跌眼镜”吗?不妨探究一下这背后的城市生态学。
在都市发展过程中,人群的聚居会逐渐体现出社会分层的特征。世界上很多大都市中,富人区、中产阶级区与贫民区界限分明。随之而来的是,不同社区和街道的文化氛围、生活配套设施甚至教育水平,都有天壤之别。住在什么地方,关系到交通是否便利、生活是否舒适,关系到子女是否在受教育权等方面有先天缺失,同时也关系到一个家庭的社会尊严。
报道说,济南市的政策调整向“城市夹心族”即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其受惠的主体应为年轻白领、普通公务员等人群。然而,这些群体在当下的社会里,大多大学毕业不久,也许经济比较拮据。但由于受过高等教育、做着相对体面工作,他们恰恰更多地把自己归属于不断壮大的中间阶层。而修建在城郊、配套设施相对不足甚至落后的经适房,会让人产生“边缘化生存”的联想,这显然不太符合他们的自我认知与生活预期。很多年轻人宁可暂时租房,也不愿搬进“被人遗忘的角落”,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济南的年轻人表示,会“考虑购买跟商品房建在一起”的经适房,这是否向一些地区的经适房甚至廉租房的规划者发出了某种信号呢?
政府建经适房本是利民之事,但是,居住对市民生活的意义重大,建经济房时应该多一些统筹考虑,多一些长远眼光。尤其要牢记某些前车之鉴,比如,在一些发达国家,贫民区因与主流社会隔离,慢慢沦为“城市的伤疤”。治理起来,难度相当大。
只有把惠民的房子建设得更人性化,让住在挂了各种标签房子里的人共享城市的资源与荣誉,这个社会才能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