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难”逼出上访专业户
法院方面也很无奈,“除了信访,别无他法”
讨薪3年未果、35年拿不到征地赔偿,房子被占6年赢了官司回不了家、岗顶“水浸”10年仍是“死局”……有的人信访10年熬成了“专业户”,可是反映的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
|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人拿着执行不了的法院判决书,加入了浩浩荡荡的信访队伍,法院判决的“执行难”最终将当事人逼上了“信访”一途。
案例一
讨薪三年求市长帮忙
三年讨薪未果,江西的汪先生、江苏的李先生冒着大雨来到副市长许瑞生面前,希望许市长助其拿到2004年打工一年挣的血汗钱。
据悉,汪先生和李先生2004年在黄埔区某纸业公司当业务员。2005年,他们开始讨薪,三年了,没拿到一分钱!
2006年,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工人们胜诉,企业须偿还欠薪,但“胜诉也没用,钱还是拿不到!”
李先生认为,企业之所以迟迟不给欠薪,是因为“老板在黄埔区势力太大”。他说:“我们刚开始去讨薪时,老板就明白地告诉我们,无论黑道白道他都能搞定,但钱是绝对不会给我们的。”
汪先生也说,该老板曾放言,花100万元去“摆平”讨薪工人,也不会支付20多万元的欠款,“因为他还欠着很多工人的薪水,如果我们的20多万元拿到了,其他工人也会跟着去讨。”据汪先生反映,他去公司讨薪之后不久,就在路上被人打得住进医院。
汪先生讨薪三年备受打击,他说:“我们在乎的早已不是那一年的工钱,我们认的就是一个理!讨到钱后我会全部捐给四川灾区!”李先生也表示,他们之所以迟迟不愿放弃,就是为了一个“理”字。“我们辛苦一年的血汗钱,不能你说不给就不给啊!”
听了二人的投诉,许瑞生当即找来了市信访局的工作人员跟进此事,还表示,“你们随时跟我联系,不管最后是赢是输,都会给你们一个答复!”
汪先生和李先生临走之前把厚厚的一摞材料交给许瑞生,里面还包含有法院判决书的原件,他们说:“如果这次还讨不到,我们就不讨了。这些材料我们也不要了,就拜托市长您了!”
案例二
房子被占6年难回家
周姨跟李先生一样,同样是赢了官司,执行不了,只能走上信访之路。
1991年,她买下黄埔大道西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1992年8月拿到房产证。可是,就在她拿到房产证后,广州力德门诊部却到她家去拆墙,双方发生纠纷,周女士作为房子的主人从此回不了家。
2003年,周姨走上了法律维权的道路,法院将房屋判给周姨,中院维持原判。她也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但至今,她还是不能回到家中。
天河区区长徐汉添将天河区法院的负责人找来,要求法院尽快执行,让她回去睡一个安稳觉。
之后,徐汉添暂停接访,将所有干部召集起来进行了短暂讲话,他说:“司法是老百姓维权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我们的老百姓在打赢了官司之后问题还得不到解决,这是不行的。要争取在一个月内回复周女士。”
问题关键
“空头”判决逼民上访
天河区区长徐汉添的话指出了问题的症结。广州法院系统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司法是“终极救济”,市民用尽方法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最终只能诉诸法律。为此,所有的社会矛盾最终都只能集中到“法院判决”这一个出口。但是,当前全社会的诚信机制和制约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法院的判决往往难以落实,成为“一纸空文”,对于这一点法院也很“恼火”,“如果连司法机关都没有办法强制执行的案件,那么,除了信访这种特殊的途径,就真的没有别的解决方法了。”
岗顶水浸十年信访依然无果
天降大雨,天河区岗顶路段就会水浸,几乎半个天河区的交通瘫痪数小时……这是十年来不断重复上演的戏码了。家住龙口西路的杨萍女士被岗顶的“水浸街”折磨得苦不堪言,昨日来到天河的信访点,杨萍说:“他们都嫌我是老生常谈了,可是一直‘常谈’就是因为一直没解决啊!”
杨萍腿脚不好,走路一瘸一拐,她先找到信访接待点,然后找到市政园林局,市政园林局告知,要找市水务局及天河区建设局、市政局。转了两圈,一排排的接待点中“市水务局”的牌子“无影无踪”,好不容易终于找到了,却被告知,要先找到市水务局的受理点,领取了号码才能来“办理点”办理。
一通折腾之后,杨萍被告知:“岗顶水浸街的问题,比较复杂,水浸情况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你总要给我们时间去想办法啊?”
杨萍说,她在岗顶住了整整10年,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下雨的时候,水会倒灌进停车场,水深的时候,淹没到膝盖。10年了,问题年年在提、年年在说,但一直没有解决方案。
市水务局方面最后答复,1个月内给回复,但问题不可能很快解决,至于到底什么时候能解决,则以“以前公布的时间为准”。
记者随后在网上查到,广州市水务局在今年6月曾表示,岗顶作为水浸黑点,已经纳入今年的重点整治改造地段。市水务局副局长曾向媒体表示:“岗顶水浸问题,今年一定要解决。”
业内人士则表示,鉴于该地段情况复杂,管道改造也非一日之工,因此,短时间内水浸情况难以改善。
现场特写
65岁教师诉“冤情”
65岁的刘老师是“上访专业户”,她为了自己的工龄问题辗转上访近3年,一直未能得到解决。昨日,得悉区长将要来到南岗沙步市场接访,她大清早便带着厚厚的上访材料、水壶、雨伞等待在接访现场,“我早上6点就来了,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解决!”
为了解决问题,刘老师到市信访办、市纪委,甚至给市里的领导写了15封信,但是依旧没能解决。昨日上午,她第一个把表填完,第一个坐到了黄埔区区长杨雁文面前,滔滔不绝地把自己的“冤情”说出来。
区长细心聆听,并答复:“回去开会,调查研究。”
离开区长接访点,刘老师心情不错,她很快又收拾好材料,因为她要赶赴副市长陈明德那里,再度上访。
现场经典语录
1.“如果是公安破案没有钱,我卖了房子都行,只要能尽快抓到凶手。”时隔七年,一提起死去的儿子,王妈妈依然泪流满面。
2.“这事我从50岁申诉到60岁,明明政府、法院都说有理,就是解决不了……”说到此处,梁阿姨禁不住眼眶湿湿。
3.汪先生和李先生临走之前把厚厚的一摞材料交给许副市长,里面甚至有法院判决书的原件,他们说:“如果这次还讨不到,我们就不讨了。”
4.天河区区长徐汉添暂停接访,召集所有干部进行短暂讲话:“司法是老百姓维权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我们的老百姓打赢了官司,问题还得不到解决,这是不行的。”
5.杨萍说:“他们都嫌我是‘老生常谈’了,可是一直‘常谈’就是因为一直没解决啊!”
专题统筹:新快报记者 张英姿 余亚莲
专题采写:新快报记者 余亚莲 吴璇 黄琼 尹来 阮剑华 吴璇坚 范如石 实习生 谢鹏 陈晓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