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灾区记者讲述系列:透过他们的双眼读懂坚强

图片说明:苏民身后是躺在简单支起的棚子下面休息的战士们,他们在映秀镇每天拼命地加班加点工作,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便就地躺下作短暂歇息。(本报记者 李江天 摄)

图片说明:苏民身后是躺在简单支起的棚子下面休息的战士们,他们在映秀镇每天拼命地加班加点工作,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便就地躺下作短暂歇息。(本报记者 李江天 摄)


 图片说明:在映秀镇,像这样的楼房仅存两三座,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苏民摄)
图片说明:在映秀镇,像这样的楼房仅存两三座,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苏民摄)

 图片:地震使都江堰市通往汶川县映秀镇的公路彻底毁坏。(苏民摄)
图片:地震使都江堰市通往汶川县映秀镇的公路彻底毁坏。(苏民摄)

 图片说明:四川省什邡市洛水镇余安村村支书曾德贵(右)在帮助村民收拾震塌了木耳大棚,他手中拿着的是还能利用的木耳菌袋,告诉村民“抢救及时,能夺回一半损失”。(苏民摄)

图片说明:四川省什邡市洛水镇余安村村支书曾德贵(右)在帮助村民收拾震塌了木耳大棚,他手中拿着的是还能利用的木耳菌袋,告诉村民“抢救及时,能夺回一半损失”。(苏民摄)


    [独家]灾区记者讲述系列:透过他们的双眼读懂坚强

    古人云,“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5.12大地震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这是一场中国13亿人感同身受的悲怆,每天都有人守在电视机前流泪、大哭,他们也许没有亲人遇难,但同样悲痛、同样彻夜难眠,这就是血脉相连的中华民族!在这场全世界都目击到的灾难中,我们紧紧地团结到一起,在一双双关切的眼睛中,重燃希望。

  苏民,《经济日报》第一批赴灾区采访的记者组组长,5月20日——6月2日,近两周的时间,他是目击者、记录者、职业记者、也是为人父为人夫的普通人,让我们透过他的经历去目击现场,体会真实人性。

  踏入灾区的第一感受

  由于5.12地震初期,交通、通讯都断了,在赴灾区之前,苏民和大多数在京记者一样,每天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及时了解灾区情况,密切关注着奋战在一线的同行。5月19日,苏民得知将被派往灾区,简单准备后,便在次日晚到达了绵竹市汉旺镇。那时才知道网上流传的一句话“交通靠走,通讯靠吼”是真的。

  苏民一行抵达汉旺镇是晚上七点多,公路一眼望去都是大裂缝,有的路段就像拧成的麻花,两边房子还能“站”着的不多,即使能够“站”着,看起来也有随时倒塌的危险。汉旺镇有家著名的企业――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公司,原先巨大宽敞的厂房,如今已全部倒塌。苏民感叹,“那种大灾难后的场景,是很难用文字或语言描述的。”据他采访过的一名村民回忆,5.12当天好多人在地里干活,“远远看见自己的村子瞬间就没有了,村子两边靠山,前面是河,地震时两座山合了起来,村子就这样被吞没了,河也没有了。”几天后,苏民亲眼目睹了余震的场面。

  从兴奋、极度抑郁到回归平静

  与别人不同,在得知亲人即将赶赴灾区时,刘艳霞最开始并没有担忧,相反“当时很兴奋”。因为学了些心理援助方面的知识,她希望也能去灾区献一份力,而且自己还准备了鼓励灾区孩子的爱心卡,正好丈夫能替自己捎过去。

  那时你不担心吗?在回答记者时她笑了笑,“那时还没想到这个问题,而且觉得很多人都在那里,应该没什么问题!当时还是以局外人的角度去感受灾区,但是他真的到了那里,心情就完全不一样了。”刘艳霞说,丈夫走后,自己开始很仔细的关注灾区的每一个地名、每一条消息,灾区突然离她很近很近。丈夫到那里的第一天还好些,所在位置比较安全,通信也正常。第二天,她就慌了。

  “他告诉我这一天要去青川和北川,而一早我听说青川山体滑坡,路断了,并且听说有200人的部队遇到泥石流了,我的心就揪起来了。偏偏这时,通信断了,他发回一条短信,告诉我正在去青川的路上,之后就没了消息,那时我十分紧张。到中午又一条短信,说是北川封锁,之后就再无消息,我慌了,甚至想打电话跟他领导问问情况!”说到这里,她的眼眶有些红。直到晚上给丈夫打通电话,她才知道一切平安,只是当地没了信号。

  “最开始的两三天真的是极度抑郁,不知道该干点啥!孩子五一前刚送回老家,家里突然从很热闹变得只剩我一个人;不想看电视,所有台都报道抗灾,我怕看了心里会更担心;尽可能不上网,大家聊的也都是这些;不能老给家里打电话,怕父母们多想和担心;自己又看不下去书……”她这样描述当时的感受。

  得知是信号不好的问题,又与丈夫约好每日的联系时间后,刘艳霞的心里慢慢踏实了,逐渐恢复了平静。“甚至25日青川又发生6.4级余震时,我怕打扰他,正犹豫要不要发短信时,他竟然打电话说‘刚才余震了,你怎么不问问我啊?’看来我真的已经习惯这种状态了!”刘艳霞笑着说。

  去灾区是件很崇高的事 家属要信任、倾听、理解

  “如果没有亲人在那里,你可能只是作为外人去关心,是一个关注者,而一旦那里有了你的亲人,你也成了那里的一部分,在更关注的同时也成了被关注者。”刘艳霞说起这些眼睛闪着光。

  她告诉记者,在购买去灾区的药品时,有一家店药不太全,当老板得知他们是要去灾区时,很是敬佩地对他们说“去灾区是件很崇高的事”,于是专门去库房找药,这句话让他们很感动。

  在刘艳霞的单位,因为从事网络新闻的关系,很多人能第一时间了解灾情,同事们在得知她的家人在灾区一线后,都纷纷表示关心和支持,同样是“家属”的同事也在一起互相交流心得,缓解紧张情绪。

  丈夫单位的领导也关怀备至,从去灾区前每购买一样物品都要打电话叮嘱,到快回来时不断的来电话询问,整个期间都让他们感到贴心和温暖。

  目前仍有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战斗在灾区,今后也将有新一批的“战士”陆续进入灾区,在他们身后,是成千上万的家属在支持和奉献。作为具备些心理援助知识,尤其是刚刚经历并自身调整较好的家属,刘艳霞建议说,家属有紧张、焦虑心情很自然,但不要过于陷入这种情绪,要相信他们的家人有能力确保自己的安全,相信他们会平安。同时对于刚刚从灾区回来的家人,要尽可能让他们宣泄长期面对灾难和痛苦的抑郁心情,做好倾听和理解工作,这样他们才能尽快恢复到正常心理状态。

(责任编辑:孟翔)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