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为三河市矿山污染受害者“埋单”?
■追踪报道■本报记者 徐谷明
近日,河北省三河市一些村民拿着本报4月9日刊发的《河北三河市矿山乱象调查》找到记者,他们期待通过记者反映他们的如下诉求:是不是这些年矿山开采,每天的“白面儿”粉尘就算“白吃”了?为什么政府的治理方案没有包括对受害村民的环境污染赔偿?
“上路堵车”讨个说法
3月份,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对河北省三河市几万人的居民区常年遭受矿区粉尘污染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
|
如此数量庞大的石料加工企业给当地村民的小麦、水果等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数千亩‘致富果树’要么‘窒息’干枯死亡,要么产量和品质急剧下降”;“所有路过102国道的车辆白天都需要开着车灯,车挨着车才能走过这十五公里长的‘粉尘区’”;“附近的村子已经有好几年没有一个人能够参军,那些应征的年轻人肺部都有阴影,这是因为长期吸入粉尘导致的矽肺病。”实地调查的记者对村民们的陈述感同身受。
“我们不是不让政府、企业搞开发,也不是有意为难谁,只想自己住的地方空气好些,噪音小些。”在段甲岭镇十百户村,当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多次拉住记者不停地“絮叨”。当时,老人拄着木棍,站在石料运输通道中间,和其他四五个老人正堵着他们身后几十米长的运石料的车队。
这种上路堵车的现象并不是只出现在十百户村。“这些老人希望政府把越来越严重的矿山污染治理一下。要是不给治理的话,也得给村民一个说法,至少也得赔偿一些‘污染费’。”随行的一位当地村民对本报记者坦言。
据记者了解,在毗邻矿区的栲栳山、山河营、白庄子、马连口、尚庄子、大十百户、山下庄和小九百户等村庄,每天都在上演“上路堵车”、要求治理污染的事情。
在大秦铁路专线段甲岭涵洞处,一些天津蓟县和河北廊坊市的卡车司机被这些“上路堵车”小分队截在了村口。司机们显得无奈和疲倦,有的四五个一群闲聊,有的干脆躺在驾驶室打瞌睡。一位四十来岁的蓟县司机无奈地说,“这些老太太坐在路中间,原想着给个五块十块钱的过路费也就完事了,没想到她们不收钱,只是说要政府答应给他们治理环境污染。说实话,这个地方根本不适合居住,大量的粉尘弄得每天都是灰蒙蒙、脏兮兮的。”
在采访期间,记者了解到,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到运输通道上拦截过往运料车的效应“立竿见影”。常常是不到一个小时,运料车队已排成了几公里长的“长龙”。为此,当地相关部门多次出门协调,矛盾不断升级。今年初,黄土庄镇上庄子村和段甲岭镇大十百户村先后收到当地矿山企业给予的每户200元、100元的污染补偿款。
据悉,由于三河市东部矿区污染问题由来已久且影响巨大,村民对于这些污染大户的“抗争”也是形式多样。除了去年底才逐渐扩大化的“上路堵车”现象外,据黄土庄镇栲栳山村民介绍,当地有几家挨着村子的中小水泥厂污染特别严重,“去年几个村子的人一起到这些水泥厂讨说法,厂里答应每天补偿一块钱。”当地一位退休的教师介绍说,这些当地人所谓的“治污费”在发放了几个月后便无下文了。
此外,在白庄子村,当地村民指着一家正冒着浓烟的水泥厂烟囱对记者介绍说,“这些石料厂、水泥厂老板都是欺软怕硬的,他们经常把那些挑头的人用点小钱打发了,村民也就不再敢去找他们了。”
政府治理应该包括对村民的污染赔偿
三河市东部矿产储量丰富,有大量的高品质白云石矿和石灰石矿等。采矿业是该地传统支柱行业,矿山加工企业较多,但整个行业呈现“多、小、散、乱”特征,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采访期间,记者发现附近村民数年来默默地承受着矿山开采带来的灾害性“小气候”:上万辆重型运料车从村中穿过而造成的巨大噪音,巨量的扬尘和处于下风向的居民区每天几十吨的粉尘沉降。当地一位湖南浏阳籍商人对此评价说,“东部矿区毗邻居民区,空气质量长年属于重度污染,噪音、粉尘和疾病长期威胁村民,政府的治理措施应全面系统,不能仅仅考虑产业升级,拉动经济发展,对于污染造成的危害也应该给予关注和赔偿。”
在谈及村民污染赔偿问题时,当地环保局一位姓王的副局长认为,“矿区污染问题,我们三河市是有点‘冤’的,每天几千吨石料拉到京津唐的工地上,但污染问题却要三河市‘埋单’。”
不可否认,在面对日益严重的东部矿区污染问题上,三河市承受了主要的“治理污染”重任。对此三河市环保局杨志东局长向记者展示了两份“治污”的红头文件:《三河市东北部矿山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成立东部矿区开发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东部矿区管委会筹备办公室》。
此外,5月12日,三河市召开“三河市东部矿区综合治理动员会议”,标志着三河东部矿区综合开发治理工作的全面启动。
对于当地政府的一系列治理措施,当地村民并不是很“领情”。一位长期关注矿区污染问题,对政府治理矿区的文件和电视活动都保存了资料和录像的村民认为,“这些治理方案都是大谈特谈如何做大做强东部矿区产业经济,没有一条涉及2001年以来村民饱受严重环境污染问题造成的危害的赔偿问题,这是不公平的。”
“政府不敢松口,因为污染赔偿涉及问题太大了,基本上是‘避而不谈’。”多位河北廊坊籍货车司机认为,唐山地区的铁矿开采污染问题也特别严重,村民和政府打了几年官司要求污染赔偿也一直没有结果。
当地村民对于廊坊司机的说法表示认同,“要是他们承认赔偿的话,首先那些被山炮炸裂的房屋就得赔不少钱。”一些村民介绍说,全村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民房存在不同程度裂缝,很多已成为了危房。
此外,一位曾看过本报报道的专家认为,“至于那些小麦减产、果树死亡和恶劣环境导致的身体疾病等危害,相应赔偿更无从计算。”
据悉,政府在这次治理中花费也是“巨大”的。当地一位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说,在2010年前,当地将淘汰所有水泥立窑。按照“先拆多受益、后拆少受益、过期拆不受益”的原则,政府规定企业的立窑生产线在2008年底前主动拆除的,按每万吨产能20万元的标准补助,2009年底前拆除的,按每万吨产能10万元的标准补助。“关停治理都得政府‘埋单’,暂时还不涉及对村民的污染赔偿。”
|